今天睿能推出 Gogoro 2 ,光就名稱,或許會有人認為這是 Gogoro的第二代,不過以實際產品而言, Gogoro 2 指的是第二款產品而非第二代,首先是既有的 Gogoro 系列並未因此停產,若說 Gogoro 是理想下的產物,而 Gogoro 2 則是以多數使用者希冀的功能為出發點,在結構、設計與通用性妥協下的產物。
更大的車體與更實用的車廂
若說 Gogoro 當初設計的出發點是以一個人乘坐為優先, Gogoro 2 則考慮到實用性,車體較為細瘦,並將車體增長到 1,306mm,也因此坐墊更適合雙人搭乘;同時因為車輛增長,車廂空間也變得更大,官方說法是可以放進兩頂 3/4 安全帽,比起先前 Gogoro 最多放進兩頂瓜皮或是一頂復古帽,達到 25 公升。
整體設計元素相似但可感受到成本影響
Gogoro 2 的外觀設計元素延續 Gogoro的重點元素,包括橢圓設計的反射式 LED 總成與圓形的 LED 尾燈,但由於車體更為細瘦,感覺有點像是被壓扁的 Gogoro (汗)。 Gogoro 2 的空車重變為 104 公斤,搭配兩顆電池後為 122 公斤。
前後避震採用通用零件
先前 Gogoro 對不少消費者而言,較為質疑的是在組件上使用特規零件,且睿能較為嚴苛的保固條款使得安裝非原廠認證配件可能會影響保固,雖然後續因為銷售量已有市場規模,加上睿能開放合作計畫,已有不少可改裝的套件,不過畢竟還是特規,此次 Gogoro 2 則將車台簡化,並搭配普遍速可達的懸吊系統,前叉採用常見的正叉(感覺好像在哪看過...),後避震則使用傳統的雙避震設計,不再像 Gogoro 使用前單倒叉、後多連桿設計;其次卡鉗、碟盤設計也回歸常見設計,不像 Gogoro 的卡鉗採用與卡座一體化設計,也便於車主變更懸吊與制動。
現場所展示透過安裝相關配件的展示車當中,亦可見改採用強化前倒叉與強化後避震與加大碟盤、強化卡鉗的展示車,而對於改裝部品廠商來說,新款的 Gogoro 2 僅需要修改目前給市售速可達改裝套件的鎖點(目前不確定 Gogoro 2 的鎖點是否與哪一款速可達相同)就可,也讓後續的開發變的方便。
另外 Gogoro 2 考慮到實用性,在車體保有更多的擴充結構,在車體內有隱藏擴充空間,方便擴充護架、貨架等配件。
前 14" 、後 13" 的更大輪徑配置
相較 Gogoro 雖為 12 吋但僅能相容高扁平比胎, Gogoro 2 號稱採用歐風的大徑胎配置,前輪為 100/80 R14 ,後輪為 110/70 R13 ,目前配胎還是與瑪吉斯合作,不過就目前規格來看前胎較東南亞大徑車常見的 80/80 R14 更寬,後輪則比 Yamaha S-Max 的 130/70 R13 更窄一些。
仍未採用輪穀驅動,而採用金屬鍊條傳統
雖說是為了降低成本, Gogoro 2 也未如常見的低價電動車採用輪穀驅動,畢竟輪穀驅動會使後避震總成增加無謂的重量,其次扭力未經放大也無法提供較好的表現, Gogoro 2 的傳動系統仍是將馬達配置在車身中央位置,不過不像 Gogoro 使用碳纖維皮帶驅動,而是使用金屬鍊條作為驅動,不過這表示 Gogoro 2 可能需要像檔車一樣為鍊條定期上油避免生鏽,據線報說是採用油封鍊條,需要上油的機率會比較低。
動力系統與 Gogoro 輸出相同,但曲線調教更為和緩
Gogoro 2 雖是平價車款,不過動力仍與標準 Gogoro 相同,理論上可能使用相近的水冷馬達機構與充電模組,以高功率馬達搭配放大齒輪,動力仍維持 6.4kW / 8.58hp @ 3,000rpm ,最大扭力為 25Nm (放大前) 205Nm (放大後)@ 0-2,500rpm ,雖然今日未試乘,但根據官方說法, Gogoro 2 的動力曲線較 Gogoro 和緩,但若用力轉下油門(電門?)仍有充裕的動力,另外最高速為 90km ,但電池續航力可達最高 110 公里。
較接近傳統速可達但依舊科技感十足的龍頭與儀表板
Gogoro 2 的龍頭總成從正面看雖像是 Gogoro 的設計,但 Gogoro 2 的儀表板卻是完全不同的設計; Gogoro 的液晶儀表板是藏在龍頭面板總成下,從 Gogoroland 的改裝展示中可看到, Gogoro 2 是一塊獨立的儀錶板,只是透過外罩將外形塑造成類似 Gogoro 原本的設計。新版的 Gogoro 2 儀錶板採用橢圓形的設計, Plus 版採用多色炫彩設計,標準版則是單色。
不過筆者覺得新版龍頭總成最重要的是將按鍵設計變得更傳統,首先 Go 鍵變成與儀錶板整合的壓力鍵,一樣是需要按壓 GO 與剎車才會發動,而方向燈、遠近燈、性能模式等按鍵終於使用較傳統的分離撥桿按鍵,而非先前特殊的十字形按鍵配置,畢竟先前的十字形按鍵若穿戴手套,在按壓的定位感容易發生錯誤,至少現在新式的按鍵配戴手套仍可正常操作。
兩種版本不光是車色有差
兩個版本 6,000 元價差到底有那些差異?由於今天會場主要以 Plus 版為展示車款,並未有標準版本,不過這次標準版本的定位更接近先前的 Lite 版本,首先是採用單色 LCD 顯示器,另外並未具備智慧鑰匙,也不能使用手機進行解鎖(因為等同沒有支援藍牙功能),同時也因為是使用傳統鑰匙過電,儀錶板上也沒有 Go 開關,另外也取消轉彎的自動方向燈設計,標準版輪圈是銀色, Plus 版為灰銀色。
如果以給不熟悉電子系統的長輩使用,採用傳統鑰匙的標準版 Gogoro 2 或許更適合他們使用,畢竟啟閉的方式會比較接近傳統機車,而自動方向燈啟閉想必也不是這些族群擔心的,反正不少三寶轉彎也是不打方向燈的...,不過車色也剩下黑、灰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