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直接從海外網購好處在於直接免除外國端的消費稅,而且免受國內代理商的價格控制影響,可以省下不少錢。但這種購物方式,運費往往較高,比如 amazon.co.jp 日本的亞馬遜寄送貨品到台灣,就收運費、手續費兩項,而且寄送商品有諸多限制,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查看運費怎麼計算可看我的教學:日本亞馬遜全球直寄免代購費!先來學怎麼計算運費吧~)
還有一項隱形成本是消費者經常忽略的,那就是一般來說國際購物寄送回台,只要超過 3000 元就要再課關稅(舊制),但從今年九月起,將改成超過 2000 元就要課關稅,以前有的人多次下單、分拆包裹的手法,幾乎行不通,所有東西都不能逃過稅額。對消費者影響不可謂不大。
而且國際直接網購,商品出問題時退換無門(或是手續相當相當繁複,因此也視為退換無門就好),是另一大隱憂。因此也有人偏好代購。那九月起包裹超過 2000 元課稅的新法規,會不會影響代購價格呢?
如果以為在這種情況下網路代購的賣家也會受到影響,或是網路代購會因此漲價,可就錯了。
日貨代購運送貨物回台通常有三種途徑,一種是出國自己攜帶,一種是在海外直接設點,由合作夥伴負責寄送,最後一種是和合作的貨運廠商談運送價碼,只負責收單訂貨,接著就翹著二郎腿在台灣等收貨而已,中間的物流是完全交由更專業的國際物流廠商承辦。
先說結論吧,以這三種代購來說,都不應該被國際包裹超過 2000 元要課稅影響到。為什麼呢?
--
了解更多日本資訊,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絲團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photo credit: jun560)
首先,出國自己攜帶的大部分都不會報關,但非包裹所以不好抓,而且這種不在本次討論範圍,所以不特別深入。
而第二種,在日本直接設點寄送的,這種確實是有關稅或逃稅的模糊地帶。但只要考慮到海外寄回國內的運費成本是邊際遞減(一包裡寄的東西越重單位運費越低),就知道不論怎樣的海外代購賣家,都會想方設法將包裹裝好裝滿裝到最大顆,所以像消費者自己網購一樣拆分包裹,讓單個包裹價值不到 3000 元以逃稅的代購,根本無利可圖。
但有這類代購還是有可能違法不報關稅的代購,在通關表單或寄送商品明細上,寫上較低金額,或是與內容物不相符的品項都是逃稅作法。但通常這類想靠逃稅來讓自己的價格更有競爭力或是利潤更高的代購,都無法長久經營,畢竟一兩次雖然能逃得過,但一但被抓到,報出去的代買價格和利潤不足以填補稅額,等於要自賠,風險比一般代購更大。因此如果在選品和進貨價格上無法和其他代購競爭,必須靠逃稅來獲利,通常經營期間也都比較短暫,只是玩票性質的代購。
(photo: Eva air. Credit to : Eric)
最後一種由國際物流廠商或貨運廠商承運的日貨代購。通常在國際物流廠商手上,這類代購就會被迫報關繳交關稅。因為從物流廠商的角度來看,代購的數量其實算小咖,沒必要在這種事上面招惹國稅局,所以一定會要求合作的代購賣家照實報稅,以免整個貨櫃卡關,得不償失。這一種代購完全沒有逃稅的機會,但是也是最穩定、最不受新法規影響的族群。
雖然各種代購方式雖然不同,但成本既然不受這次修法影響,報價也應該不變。畢竟消費者一般看到的國際代購賣家報價,其實都應該包含了關稅、運費,以及寄送過程中的商品耗損成本。
也就是說,經過此次修法,代購和自購買家之間的價差縮得更小,因此這次修法與其說代購賣家元氣大傷,不如說習慣自己國際購物的買家,可能因此轉向代購購買,反而是代購方獲利。
在消費者無論如何都得付關稅的情況下,決定乾脆找代購其實也有好處,畢竟除了計算代購費用跟自己購買的運費價差可能沒那麼大之外,國際網購在商品出問題時退換無門的問題(或是手續相當相當繁複,因此也視為退換無門就好)在找代購後就迎刃而解(代購必須承諾消費者「商品完好狀態交貨」)...這樣想的話心裡被剝削的感覺可能會少一點,好過一點。
如果還是不願意,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去日本多買一點,根據我的經驗,手提行李的成本是各種空運運費中最低的,而且通常在機場不會特別被課稅,對於日貨需求大的人來說,適時去度假一下,會是不錯的選擇。
了解更多日本資訊,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絲團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