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在為了使物聯網開發更為便利,推出了名為 mbed 的 OS 平台以及 mbed Cloud 服務,同時以開源的方式讓更多開發者能夠參與,在 2017 年已經達到 25 萬以上的開發者,其中來自亞太開發者達總體開發者的 1/3 ,而 ARM 為了更深入亞太的開發者,在 2017 年於亞太區規劃一系列 ARM mbed Open 活動,於本日稍早舉辦的台北場更是亞太區首站,這場活動也請來可說是 mbed 催生者的 ARM 物聯網事業部 mbed OS 總監 Simon Ford 、物聯網事業部首席軟體工程師暨 mbed OS 技術負責人 Sam Grove 。
ARM mebd Open 活動的目的,不僅是與各地的開發者接觸,對 ARM來說,更能了解 mbed 在各地的發展情形以及如何被運用,而 mbed 平台除了提供從系統、連接、安全以外,在去年底正式發表 mbed Cloud 後,亦補足了後端管理的雲平台部分。而 ARM mbed 此次在台灣的活動亦與台灣新唐科技、研華等合作,新唐科技微控制器應用事業群副總經理林任烈表示,當時在兩年前選擇導入 ARM mbed 平台,就是看中物聯網除了連結以外,還有省電與安全性的特性,而 mbed 平台能夠提供從底層、連接、安全到雲平台的完整方案,也讓他們樂於採用 mbed 。
ARM 補充到,其實 mbed Cloud 在 2014年就已經具備雛形,不過當時是以商業化技術販售的型態,而在 2016 年才正式以 mbed Cloud 的 SaaS 平台形式推出; mbed Cloud 平台最大的優點就是提供統一化的管理,讓採用 mbed OS 的裝置能夠藉由雲化進行管理, ARM 舉例若像是此次在 Windows 平台所發生的 WannaCry 勒索病毒是藉由消費者未即時更新系統填補漏洞的情況,若有類似針對 mbed OS 漏洞的物聯網攻擊行為, mbed Cloud 則可透過統一化的管理,讓管理的物聯網裝置及時填補系統漏洞,達到高度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