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耳式耳機還未如現在盛行時,由聽力保健品牌 Etymotic Research 所推出的 ER4 系列監聽耳機是相當獨特的存在,宛若一根棒狀物搭配三節設計的矽膠耳塞的獨特配戴感,並以高頻音色為賣點,雖然相較同為單平衡電樞耳機競品昂貴,直至今日仍是不少耳機愛好者心中的傳奇耳機。
堅持本味的 SR 與大眾味的 XR
ER4 系列也歷經多次改版,至今最新的款式則分為維持原本調音的 ER4 SR ,以及將三頻調整到較為平衡的 ER4 XR ,同時也將原本獨特的雙針式插針,改為市場上較為盛行的 MMCX 端子,似乎也有與大眾市場靠攏的傾向。
包裝中有著大型的硬殼收納盒,可以放入較小型的播放機,加上耳機上的一對霧黑色耳塞,共有兩對標準的霧黑色耳塞與兩對較大的透明耳塞,此外還有兩對海綿耳塞;此外裡面還有提供兩對音頻過濾器,當未來耳機上的過濾器被異物阻塞可利用工具移除並且更換乾淨的新過濾器。
ER4 SR 與 ER4 XR 仍維持原本的棒狀主體設計,搭配的耳塞也依舊是 Etymotic Research 獨特的三節套設計;由於這兩款耳機更改插針設計, Etymotic 為了避免 MMCX 端子會轉動容易造成精度降低與端子磨損的問題,線材與框體本身有卡榫設計,正確接合之後框體產品型號的印字會朝上,卡榫設計不影響第三方線材,但要留意請使用非固定繞耳的線材。
隔音級佳但獨特的三節式耳塞設計
配戴感一向是 ER4 系列的雙面刃,由於 ER4 是為了監聽領域使用,故相當重視耳塞的密閉性,也因此當初設計了獨特的三節式耳塞,相較一般最多雙節的耳塞更為深入耳內,對耳道偏短或是初次配戴的人會有明顯異物入侵的感覺,但若能習慣與完整置入耳中,隔音性也比起一般耳塞更佳;當然 ER4 仍可更換其它品牌細管耳塞,不過聲音風格也或多或少改變。
若不適應 ER4 的三節式矽膠耳塞,包裝內還有獨特的海綿耳塞,與市場常見的子彈型海綿耳塞設計也相當不同,為粗柱型設計,但由於此類海綿耳塞在市場難尋,若消耗後也較難買到相同的替代品。
原味與新味的不同
而此次的 ER4 SR 與 ER4 XR 則分別指 Studio Reference 以及 Extenced Response ,前者是維持 ER4 系列原本為監聽而生、維持中高頻延伸特性的樣貌,後者則是趨向大眾偏好強化低頻表現的款式,雖在外觀看起來類似,不過聲音的特性卻有顯著的不同,尤其是 ER4 XR 已經與印象中的 ER4 系列有顯著的變化。
不過無論如何, ER4 SR 以及 ER4 XR 雖不像最初期針對不同監聽設備阻抗提供獨特版本那樣的難以驅動,但以現代化的單平衡電樞耳機來說, ER4 SR 與 ER4 XR 仍只是比老前輩容易驅動,以一般智慧手機仍難以呈現其聲音水準,並需要將手機切到大音量才能達到聆聽所需,工作效率仍不算太高。
ER4 SR 的聲音特質大致維持 ER4 過往的特性:清瘦、高頻明亮,聲音的特性直來直往,沒有太多餘的殘響,人聲有一種獨特的華麗與凸顯,背景與樂器表現則比較不明顯,立體感也比較不明確,而人聲可從整個演奏中被獨立出來,對於偏好人聲、尤其是偏中高音女聲的玩家有種獨特的魔力。
至於 ER4 XR 雖說是號稱在不影響音色特性下強化低頻並使三頻變均衡的產品,不過實際上則更像是藉由調整聲音曲線特性的方式,以犧牲原本高頻輕盈明亮的調性,換取低頻的強化,但卻也失去 ER4 原有的通透, ER4 XR 的聲音甚至聽起來是有些混濁,低頻雖比 ER4 SR 來的凸顯,不過下潛依舊不佳,且甚至有較多的殘響,但聲音立體感似乎較好一點。
從原本為監聽而生的 ER4 系列,到現在分為經典的 ER4 SR 以及以大眾喜好的 ER4 XR ,並採用通用性較高的 MMCX 可換線設計,可看的出來 Etymotic 也稍稍向主流市場靠攏一些,只不過筆者私心認為 ER4 XR 的調音已經有些偏離 Etymotic 的風格,對比更主流市場的耳機低頻的量感也不足,筆者個人仍認為 ER4 SR 才是足以代表 Etymotic 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