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陣》雖然不是第1款採用縱向捲軸的射擊遊戲,但是它成功地樹立典範,並成為射擊遊戲發展的基石,另一方面,具有空中與地面2種目標的設計也影想了許多後續作品。
探索遙遠的彼方
在前幾個星期我們看過《太空侵略者》以及《小蜜蜂》、《大蜜蜂》等上古時期的射擊遊戲,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畫面並不會捲動,屬於固定畫面的型式。而這次介紹的《鐵板陣》在遊戲進行時,畫面會強制往上捲動,因此被歸類為縱向捲軸型式。
雖然這只是個小小的差異,但卻大大改變了遊戲進行的風格。在固定畫面射擊遊戲中,玩家的任務就是擊破畫面上的敵人,當清空所有敵人後,下波敵人就會再次出現,遊戲就這樣不斷輪迴。
然而在縱向捲軸射擊遊戲中,畫面本身就像是幅捲軸畫,當玩家操作的飛機掠過不同地區時,景色也會隨之改變,於是背景畫面不再只是一成不變的單調星空,而是具有故事性的景物,激發玩家想要持續往後探索的好奇心,看看後面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
▲本作雖支援雙人遊玩,但2位玩家需輪流,無法同時進行。一開始的場景是片樹林。
▲當玩家飛出樹林之後,就會看到草原與道路。
▲接下來還有河川會映入眼簾,讓人不禁好奇地不斷向後探索。
▲遊戲中甚至還有納斯卡線等神秘的景色。
▲除此之外,還有代表港口設施的灰色區域。
▲以及代表機場設施的咖啡色區域以及灰色跑道。
導入立體概念
簡單地說,本作劇情描述生物電腦GAMP率領Xevious行星的外星人攻打地球,而玩家要操作防衛軍的Solvalou戰機(在遊戲自創的Xevi語中,意思是太陽之鳥)與之對抗,遊戲名稱也是由此而來。
至於鐵板陣譯名的由來,則是因為遊戲中出現的Xevious軍建材Bacura,它的外型有如鐵板,材質相當堅硬,並會成群在空中一面旋轉、一面飛行到建築工地,於是才產生這個名稱。
遊戲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將敵人分為空中與地面2個種類,如果要對付空中敵人的話,就與一般射擊遊戲利用機槍攻擊,如果是地面敵人,則用Solvalou機身前方的準星瞄準,並利用對地炸彈攻擊。這種立體作戰的概念不但延續至自家後續的《龍魂》等作品,也看得到Konami的《兵蜂》致敬的痕跡。
本作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在許多地方藏有隱藏的Sol之塔以及加分旗幟,玩家需要用炸彈轟炸指定地點,就會從空無一物的地方出現這些隱藏物品,並增加得分與生命。由於隱藏地點完全無跡可尋,因此尋找起來相困難,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只能靠著口耳相傳在玩家間流傳,也成為相當有意思的景象。
本作雖有Boss的設定,但是卻非明確的關卡制,遊戲總共具有16個區域,當玩家從第1區依序走完16區之後,就會在第7至16區的迴圈內重覆進行,直到玩家損失所有生命。
這個設計雖然與現在的遊戲差異很大,但是卻能讓狂熱玩家一直玩下去,並挑戰Count Stop(達到9,999,990分,讓計分器不再跳動),在當時也讓很多玩家廢寢忘食地不斷磨練技術以及搜尋隱藏物品。由於長期下來投幣也會造成許多小朋友經濟上的困擾,因此也間接推升了Famicom等家用版本的銷售熱度,如此一來便能在家中練習好後,再到遊樂場大顯身手。
▲由於遊戲中不時會有許多Bacura在空中飛行,因此產生了鐵板陣這個名稱。
▲當時的都市傳說指只要對Bacura射擊256發子彈就能擊破,但是被程式設計師遠藤雅伸否認。事實上Bacura當初的設計就是無法擊破。
▲玩家可以利用機槍攻擊空中敵人,或是用準星瞄準、轟炸地面敵人。
▲當地面敵人被擊破時,還會發生大爆炸。
▲如果用炸彈擊中特定位置,就會從空無一物的地方出現隱藏物品。本圖右側中央即為Sol之塔。
▲加分旗幟有Special與Lucky等不同種類,Special能獲得分數與額外生命,Lucky則能提高得分倍率。
▲Xevious軍的浮游要塞Andor Genesis有著Boss般的地位,但是擊破之後關卡卻會不斷重複輪迴。
遊戲資訊
中文名稱:鐵板陣
英文名稱:Xevious
日文名稱:ゼビウス
發行年份:大型電玩
發行公司:Namco
發行平台:1982
文章中出現其他遊戲資料
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1978,Taito,大型電玩)
小蜜蜂(Galaxian,1979,Namco,大型電玩)
大蜜蜂(Galaga,1981,Namco,大型電玩)
龍魂(Dragon Spirit,1987,Namco,大型電玩)
兵蜂(Twinbee,1985,Konami,大型電玩)
鐵板陣(Xevious,1984,Namco,Famicom)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