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希望!12星座IT人各有自己的機房管理小堅持,想知道你的 2017 IT運勢如何,先來看看IBM的「BUG 退散!12星座IT開運大解析」!
話說不管是 2017 年還是 1997 年,所有IT人員的共同願望就是「機房不要出狀況」,但是眼看著今年又是人力吃緊、專案龐雜,各家品牌廠商設備交叉使用的一年,究竟該如何順利度過這個 2017 呢?不如就交給提供多品牌、全生命週期管理,能協助企業在混合IT環境下,達成永續營運目標的IBM IT 維運服務吧!
八國聯軍機房設備 一個窗口就搞定
對企業IT人來說,當假日正在跟許久不見的好友們聚餐,或者正跟家人、小孩一起享受難得的家庭親子時光,手機卻突然傳來一通同事的緊急電話:系統當機了!需要你立刻回公司處理,這時即便放下手邊的事立刻趕回公司,到了機房面對各種品牌的伺服器、網路設備、儲存設備以及系統軟體,而且每樣都是由不同的原廠或經銷商維護,所以在真正開始排除當機問題之前,還得先看過一輪廠商互踢皮球的世界盃,這種傳統的IT維運機制不只提高了公司營運成本,更容易損耗IT人員的工作戰力。
▲ IT人們,你每個月花多少時間在對付機房的軟硬體呢?
現在上面的問題只要透過「IBM IT維運服務」就能一次解決,IBM 能一次提供多品牌、多廠商的IT設備維護,各種複雜的問題都可以透過IBM單一窗口來協調處理,IT人員可以即時掌握最新狀況,讓企業能以第三方設備維護商的成本,取得與原廠相同的維護水準。
優化IT生命週期管理 設備投資不浪費
「IT設備維護」對於企業來說,只是整個IT生命週期管理的一部分,事實上,IT設備從來都不只是損益表上的成本支出,更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從一開始的計畫、測試,到真正購置以及之後的維護與汰換,整個IT生命週期都需要進行妥善的管理與規劃,並在適當時機將不適用或效能不佳的設備淘汰、升級,才能真正有效節省企業IT成本。
IBM的「IT生命週期維運服務」能協助企業在不需額外資本投資的狀況下,持續維護與更新IT設備,減輕企業在IT升級上的財務負擔,但同時也能掌握未來哪個時間點該投資新的IT設備,藉此減少不必要的支援費用,對未來的成本支出提早做因應,幫助企業活化資源應用,改善系統資源使用率,確保設備投資效率極大化。
▲從長期投資報酬率與資源有效運用的觀點,IT生命週期服務,能讓企業對於IT使用與維護週期一目瞭然,提早進行重大營運規劃。
解決關鍵IT問題 確保企業永續營運
IT設備的定期維護或更新,是在避免企業因為可預期的設備問題發生業務中斷危機,然而在這個高度雲端化、網路互連的企業環境下,即便再完美的IT設備狀況,都可能因為人為操作錯誤、系統錯誤、電腦病毒或極端氣候事件等,而影響企業業務持續進行。雖然客戶總是期待企業的服務永遠不會出問題,但是企業應該預期災難發生時,自己擁有完善的應變計畫,才能將災難對客戶的影響降到最低。
▲從企業策略目標到底層IT設備,以七個層次模式的思考架構,協助企業瞭解IT設備對永續經營的重要性(IBM回復服務框架)。
IBM 回復服務能先一步辨識出企業IT架構中的可能弱點,協助企業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系統危機,即時做好偵測、回應與回復的工作,並經由IBM高可用性維運服務、智慧機房監控服務,在災難發生時,加快回復時間,以及透過自動化與雲端技術,快速回復業務,確保企業營運永續。
轉型混合IT環境 達成最佳生產效能
做好災備計畫可以防患於未然,確保企業永續營運,但是面對高度市場競爭,企業仍須持續採用最新科技。結合內部IT資源以及外部雲端服務的混合IT環境,對企業來說已經是個不可擋的大趨勢,然而,如何管理混合IT也成為企業營運的重大課題,例如在安全性上,當資料從內部IT環境傳至外部雲端時,最容易有外洩或遺失的資安疑慮,如果因成本需求,企業資料需要移轉到別的平台時,跨平台串接的相容性也需要考慮,更別說許多企業同時擁有公有雲、私有雲的混合雲架構,再加上自己也有內部部署平台時,跨平台究竟又應該如何整合管理?
IBM 提出的「基礎架構管理服務」,能提供設計、建置及管理企業混合基礎架構的服務,讓既有 IT 設備融合新興雲端和軟體功能,包括整合式管理基礎架構(IMI)、調配即服務(OaaS)、代管平台即服務(PaaS)、IMI 搭配 IBM Cloud Brokerage Solutions、IMI 搭配公有雲、IMI搭配網路服務、IBM Cloud Automation Services等七大解決方案,協助企業管理IT服務。
IT環境變化迅速,該如何正確應對,是所有IT人的共同課題與挑戰,看完這篇文章,還想知道更多IBM IT 維運服務的細節嗎?現在只要到「BUG退散!IT開運大解析!」填寫問卷下載白皮書,就可以抽Apple Watch,快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