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2017 :備受矚目的無反光鏡中片幅相機, Fujifilm GFX-50s 快速體驗

2017.02.23 03:19PM
是CP+ 2017 :備受矚目的無反光鏡中片幅相機, Fujifilm GFX-50s 快速體驗這篇文章的首圖

今年 CP+ 最多人排隊的體驗,大概仍屬早已發表、但關注度依舊未減的中片幅無反光鏡像機 GFX-50s 了,即便筆者是一早以媒體身分進場仍需要排隊將近一小時以上,不過比較抱歉的是雖然會場允許交換記憶卡,但筆者體驗的位置比較差,拍攝的角度不算太好。

關於 GFX-50S 可見先前報導:請點此

8bc792fbd6d45a12bb992a9fe53ca518

0846b59336b78592bc462625c3ea10ac

efc67181a4139f12920057a559bf04e2

6b95929a8c48257adcaf2313a3e375c7

2510cf7952fd07741964f384c0ab9248

1c716f104436829a61e281ccfde13696

c9a746cd899a844d84919db9ee3ee5e0

9b7d0cc2d20eb569308b6bc04280dee8 

雖以一款中片幅機身而言, GFX-50S 仍比不少旗艦全片幅單眼相機輕盈,不過別忘了這畢竟是一台中片幅數位機身,使用的鏡頭尺寸仍受到先天限制無法微縮,拿在手上依舊是分量十足。而由於要收納中片幅元件與機構,雖然採用無反光鏡設計,但機身主體仍有一定厚度,只是握柄處刻意作薄,不過多數中片幅像機的設計也是類似如此。

機身的機頂 LCD 為高對比反白顯示,握柄的手感有點類似 Sony A7 II ,而機背的 LCD 除了可上下翻轉,亦可往右側翻動,提供在棚拍時多角度的拍攝監控;至於機身本身的電子觀景窗是透過機頂熱靴加裝,若是如在棚拍不需要使用觀景窗則可卸下, Fujifilm 也提供熱靴保護蓋。

4cc0124973c9290d71672e7ac2b14817

601f32d3918844e23fda589132ff669f

4c609b4dfb210386dfb7566616210db2

7210404eee89ba4b65eae80c46c13648

雖然電子觀景窗基本為固定式設計,不過為了因應拍攝的各種情境,同時發揮電子化的優勢, GFX-50s 還有一個多向轉軸轉換器,安裝在機身與電子觀景窗的中間,解鎖後就可自由的左右轉動與向上翻轉,同時電子觀景窗仍具備閃燈觸發用的熱靴設計,將電子設計可層層堆疊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870972c0731227a54714f9e993a52f1f

f7b7b81f3713f74d8b18956a14ba2dac

2eb3a2a6eb2581a86041408b6a09ebe2

73896b4da0c43db42902dec7e487bd2d

至於垂直把手則因為機身本身就相當的寬,故為了使操作與視覺軸線不要因使用垂直把手而有太大變化,故垂直把手的快門位置高度約略在把手的 2/3 高度,並非置頂,把手後方的按鍵也是調整到此位置。

ec1ecf7c49da44c293b8baf6ec4da6de

de6ac1b1049838b524ef48b9ef73e12f

be05cd80fbf65dc04d13bdebb280ab2c

1d0108174653980f574217fc5b337786

b9e266ae64881ce1016f96c29291e3ac

ab6d3431cbedabfb56b2378da9466f3c

會場提供體驗的就是首波跟著 GFX-50s 一同上市的鏡頭,包括 GF 63mm F2.8 R WR 、 GF32-64mm F4R LM WR 與 GF 120mm F4 Macro  。對焦的速度倒是很超乎預期,或許是因為一早先被 Sigma 的 SD Quattro 給震撼教育到了吧...(笑),在會場環境中鏡頭推動的速度與合焦確認不至於太慢。

5cd931d012cfc0b9cc6eca6d5ddfdf02

a4982c5a247855f0a349727b1a7ddc3b

旁邊的展示櫃也展示接下來規劃中的另三款鏡頭以及包括蛇腹接寫套件、轉接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