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oneer 在 2015 年所推出的 XDP-100R 以基於 Android 系統與 ESS 晶片加持,再加上還算合宜的價格,在專業音樂播放機領域有著不錯的開始,雖然 Onkyo 集團已經在去年 IFA 展出全新世代的小型化高音質播放機,不過在全新機種推出前,也將現行機種強化,而 Pioneer 也因此推出 XDP-300R 這款進化機種。
XDP-300R 算是介於 Onkyo DP-X1 與 XDP-100R 的機種,在既有的機型納入全平衡架構,變成與 DP-X1 相同的 ES9018K2M 搭配 SABRE 9601K 兩對的架構,當然也因此可支援 2.5mm 平衡輸出,不過原廠並未公布在音訊零散元件是否與 DP-X1 不同,但 DP-X1 的後繼機種 DP-X1A 則明確的採用更進階的電容與電阻等零散元件。
在外觀的設計基本與先前 XDP-100R 近似,不過取消可能會卡到較大型端子頭的機頂防撞桿設計,並且把原本位於背面的揚聲器取消,畢竟專業音樂播放機的族群應該不太會使用內建揚聲器播放音樂,此外就是機身外觀的顏色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並使面板外框改為黑色,提升整體的外觀質感。
XDP-300R 此次並未公布核心應用處理器,不過依照先前 XDP-100R 則是採用高通的 Snapdragon 800 應用處理器,在專業播放機處理器僅用於維持基本系統運作的前提下更換的可能性應該不高,系統維持 Android 5.1 ,內建有 32GB 儲存,可額外擴充兩張 microSD 卡,最大可達到 32GB + 200GB x 2 的音樂容量,並提供 WiFi 、藍牙等機能。
輸出規格方面, XDP-300R 維持與 XDP-100R 相同的單端輸出 75mW @ 32 歐姆輸出,不過由於架構改為平衡設計,故在平衡輸出下驅動力達到 150mW @ 32 歐姆,輸出功率並未如平衡架構既定印象達到四倍的原因是因為其單端輸出背後仍是平衡架構而非以單端方式運作,不過 Pioneer 仍設法將續航力維持在與採用單端架構 XDP-100R 相同的水準。








系統設計與先前 XDP-100R 近似,系統介面仍相當接近原生 Android ,不過為了音樂播放加入可停止非必要機能如無線、觸控的單機模式,音樂播放的相關項目則全部由音樂播放 app 管理。






雖然 XDP-300R 的音樂播放仍採用 HF-Player ,不過與它們提供給其它裝置可付費下載的 HF-Player 有所差異,首先在整體操作介面更像音樂播放軟體一些,另外就是由右側可滑出音訊相關的設定,包括輸出方式、 DSP 、升頻設定等等。
此外對於 USB 外接裝置的偵測功能也更為完整,現在若透過機身底部的 microUSB 外接到 DAC 裝置,除保有原本可選擇輸出設備的設計外,也會提示外接的裝置是否支援原生 DSD 播放,讓使用者可在確定能支援的外接 DAC 選用 DSD 直解的方式取代需要消耗運算能力的 DoP 模式。
基於原生 Android 的優點,莫過於擁有豐富的擴充能力,且不同於一些中國品牌的 Android 播放機未進行 Google 認證, XDP-300R 經過 Google 認證,具備原生的 Play Store ,不需要使用者去找尋 apk 手動擴充,故 Play Store 上的各類音樂應用皆可安裝,也包括各類串流服務如 Spotify 、 KKBOX 等。
不過原生 Android 作為音樂播放機的問題,還是在於操作容易造成混亂,畢竟 Android 是一個綜合性系統,原本的系統有太多與音樂無關的設計,雖說多數消費者已經習慣在智慧手機操作與聆聽音樂,但有著大量功能的 HF Player app 在操作介面規劃仍過於複雜,它們應該考慮把過於瑣碎與進階的設定放在獨立的畫面,而非在滑動介面中就可叫出。
當然單純就音樂播放來說, XDP-300R 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尤其是在加入平衡輸出架構後,驅動當家消費型歧見耳機 SE-MHR5 也更游刃有餘,不像先前單端下有力有未逮的感覺,而 2.5mm 端子與耳機目前在韓國 A&K 主導下,選擇也相當豐富,消費者也不難搭配其它耳機進行平衡輸出。
至於在聲音的表現,大致承襲 XDP-100R 乾淨的特色,不過在平衡模式下除了因驅動力更佳、聲音更顯飽滿外,音場也略增,以前端特色來說算是百搭、癖性不至於過重的類型。
雖然 XDP-300R 是作為與未來新品推出前的小改版機種,但就當前來說無論架構完整度或是音樂播放表現也都有著不錯的水準,而且機身質感不惡,又是符合 Google 認證的 Android 系統,在擴充軟體與機能也相較封閉系統或是未通過認證的 Android 播放機來的方便,唯獨操作介面略為複雜,希望 Onkyo 集團能夠再化繁為簡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