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手機製造商來說,在Android陣營中做出差異化肯定是很大的難題。就算做出很棒的手機,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後規格就顯得有些落伍。Google為此曾想出模組化手機Project Ara,現在Motorola推出了同樣是模組化概念的手機Moto Z與Moto Z Play,可以讓你在有需要的時候裝上相機、投影機、喇叭等模組,隨時擴充手機變成智慧裝置。
5mm超薄模組手機
一拿到Moto Z的感覺很特別,這支手機未免也太薄了。厚度僅有5.19mm,讓它的持握感非常特殊。最先擔心那凸起的鏡頭是不是會影響日常使用,不過在加上背蓋後,原本鏡頭凸起的不協調感就消失了。然而以同級手機來說,Moto Z仍是相當薄型的產品,若你偏好輕薄感,那麼Moto Z會相當適合你。筆者自己的習慣而言,太過薄型的手機雖然造型好看,但持握感並不是很好,尤其在拍照時會較不好持握,相比之下厚度較厚的Moto Z Play較為適中。
▲這次借到2個模組與Moto Z、Moto Z Play,本文將以Moto Z為主。
▲因為厚度的關係,Moto Z手感十分特殊。
▲手機背面有模組化的接點,並有磁力可吸附背蓋或是模組,安裝非常方便。
▲最初以為微凸的鏡頭會影響外觀,不過安裝背蓋後就很平順。
▲背蓋有多種材質,但多是木質紋路。
▲裝上背蓋後凸起的鏡頭就順眼多了。
▲手機底端有指紋辨識的方塊,但它並不具有Home鍵功能,初次常會誤觸。
▲頂部的聽筒外觀有些金色邊框修飾。
▲Sim卡槽位於手機頂端,機殼並有天線的切割線。
▲手機充電介面於底端,為USB Type-C規格。
▲音量與電源鍵位於右側,電源鍵有止滑紋路,讓你容易辨識出電源按鈕。
▲左邊是Moto Z Play,右側則是Moto Z,兩者厚度差距不小,個人偏好厚一點的Moto Z Play,拍照時比較好持握。
▲手機盒內的所有配件如上,由於Moto Z沒有耳機孔,因此附贈了轉接線。
▲手機容量為64GB,其中已被使用11.83GB。
隨你組裝的模組背蓋
Moto Z系列最大的賣點就是那背面的模組化設計,你只要買模組背蓋回來後裝上去,就能立刻享受相機、投影機、喇叭等擴充功能。尤其是這次還搭配哈蘇相機背蓋,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不過這次我們不玩哈蘇,首波的投影機反而更吸引我們的注意。畢竟相機再好玩,原本手機就有拍照功能,但投影機則是能提供個原本手機完全沒有的功能,比較符合藉由擴充彌補需求的模組精神。
▲這次我們借到投影機與喇叭模組,都是隨裝即用的設計。
▲手機背面有模組化接點,都是透過這些接點傳輸電力與資訊。
▲投影機模組有內建電池,就算不使用手機的電力,也能獨自運作1小時。
▲投影機右側為播放與功能鍵,左邊則是用於調焦的旋鈕。
▲安裝後的手機頗為粗壯,模組仍保留鏡頭開孔,讓你裝上模組還是能夠拍照。
▲安裝完厚度比1元硬幣直徑少一些。
▲投影機為了散熱亦有設計散熱孔。
▲模組上有隱藏式立架,可以讓你調整手機的投影角度。
▲若模組有內建電池,安裝上手機時就會顯示。
▲投影機還有附贈收納袋,不想裝在手機上也能隨身攜帶。
▲喇叭模組設計類似投影機,也是頗有厚度。
▲喇叭要怎麼用?裝上去之後就能立刻用,而且還能透過立架把手機架起來看影片。
▲模組一樣有幫鏡頭開孔,不過正常使用應該會想把模組拿下,畢竟厚度不薄。
▲支架頗好用,可以讓你看影片更順手。
手機1秒變投影機
Moto Z的模組化體驗很不錯,不需要安裝App或是什麼多餘的知識,裝上去就能直接使用。而且背蓋有磁力設計,磁力會引導你裝到正確的位置,且安裝上系統會通知你安裝了什麼樣子的模組。以投影機來說,安裝上之後就會立即顯示投影機電量,此時長壓投影鍵就能立即把手機畫面投影出來。投影機模組操作上也很方便,會自動做梯形校正,只要稍微調焦就能使用。
實際運用時發現,畢竟是隨身投影機的規格,投影還是需要在較暗的場合會比較適合,投影距離最短約30公分左右,最大可投影出70吋螢幕。由於投影模組內建電池,因此就算不花費手機電量,也能提供1小時左右的播放時間。最棒的使用方式是投影到天花板,讓你躺在床上看電影,由於是投影手機畫面,因此只要手機能放就能投影。播放Netflix、YouTube等App都沒問題,使用上爽度很高。
▲裝上投影機後,按下投影鍵可以調整功能參數,模組也會自動做梯形校正。
▲模組安裝上去都會有基本介紹。
▲如果模組內建電池,通知欄上會顯示電力存量。
▲在家隨便找面白牆就能投影,最大可投影出70吋的螢幕。
前段班的手機效能
雖然說買Moto Z這類模組化手機,不見得要的是它的效能,但Moto Z的規格還算是有前段班的水準。處理器使用了高通Snapdragon 820,系統記憶體則是搭載4GB的LP DDR4。安兔兔總分為58574分,另外3DMark則是2219與3039分。另外這次測試的Moto Z容量是64GB,重置後系統與預設App約占用11.8GB,可用空間為53.42GB。
Moto Z拍攝的每張照片約2.4至4.5MB,陰天下拍攝表現也還算不錯,相片會自動調整不至於讓亮度太低。晴天當然拍攝沒有太大的問題,開啟HDR後的效果算是中規中矩,不會像部分修太大的相機App讓暗部與亮部的反差過大,使得照片看起來不太自然。
▲安兔兔總分為58574分。
▲3DMark Sling Shot using 分數為3039分。
▲3DMark Sling Shot Extreme 分數為2219分。
模組是最大賣點
會選擇這款手機九成的人應該都是衝著模組化而來,事實上模組化玩起來也很有趣。不論是投影機或是喇叭,操作上都很簡單,擴充後也有不錯的效果,不會有花大錢卻看不到效果的感覺。然而目前模組的價格依然較高,哈蘇相機模組與投影機模組均為9900元,而喇叭則是3290元。投影機的價格已經逼近為型投影機,但模組的優勢勝在整合性較高,就看使用環境適合哪種。但若未來模組種類變多、價格下降之後,模組化手機的確值得嘗試看看。
▲低光源的室內拍攝效果不錯。
▲未開啟HDR時屋簷下的細節不明顯。
▲開啟HDR後就能看到屋簷的細節。
▲反差大的環境中,拍攝效果依然有一定的水準。
▲近拍沒有迷焦問題,且對焦速度也很快。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