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sson 例行在年末由台灣總經理何可申公布消費者趨勢報告,今年的取樣來自全球 14 個大城市的科技先導用戶,而今年隨著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議題升溫,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議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重視,另外 VR 發展速度加溫,也有不少人認為 VR 近年內會有進一步的突破,其次回歸到數位隱私權議題,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重視並擔心自身的數位隱私不復存在。
根據 Ericsson 消費者行為研究室所公布的 2017 年 10 大消費者趨勢排名如下:
1、人工智慧無所不在:根據調查,有高達 35% 的高階網路使用者希望能在工作上有 AI 顧問,達 25% 的受訪者希望 AI 可做為他們的管理人,但也有近半的受訪者擔心 AI 與機器人會讓他們失去工作機會。
2、邁向 IoT :有高達 2/5 受訪者認為,手機可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同時自動的代表他們執行活動,這也意味的消費者越來越依賴自動化應用程式,此舉也有助於 IoT 的普及。
3、以行人為中心的自動駕駛: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加溫下,未來不再需要依賴人類駕駛,同時當所有的車輛都變成自動駕駛,有 1/4 的行人認為過馬路會更安全,且有高達 65% 的行人希望擁有自動駕駛車。
4、整合現實:有將近 4/5 的 VR 使用者認為在三年左右,人類就無法分辨 VR 與現實的差異,同時有一半的受訪者對於能夠支援虛擬實境互動的手套與鞋子感到興趣。
5、身體失調:包括虛擬現實、自動駕駛都有可能對於人造成認知不協調,有 30% 受訪者認為,當自動駕駛車成為趨勢主流,他們會需要自備暈車藥;另外也有 1/3 的受訪者希望進行 VR 與 AR 體驗時可以取得減緩暈眩的藥物。
6、智慧型裝置安全性爭議: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已經開始使用手機的緊急警報、追蹤與通知功能,但有趣的是在認為手機讓他們感到更安全的使用者中,仍有 3/5 的人也同時認為仰賴手機會讓他們承擔更高的風險。
7、社群孤島:由於網路、社群普及,相當多的使用者自願將自己的社群網路轉變為孤島;高達 1/3 的使用者認為社群網路是主要資訊來源,有 1/4 的受訪者甚至認為社群好友的意見凌駕於政客的觀點,這也意味著雖是處於開放環境,但同溫層的現象卻導致資訊封閉。
8、個人化的擴增實境:有一半的受訪者希望 AR 眼鏡能夠在黑暗的環境中為其照亮並標示危險,有 1/3 的受訪者更希望能藉擴增實境消除身邊的干擾因素。
9、隱私歧異:達 2/5 的高階使用者只希望能使用加密服務,不過對於普遍受訪者卻對此有所顧慮,有達一半的受訪者僅想要在服務中擁有合力的隱私權,但另一派則有高達 1/3 的受訪者認為隱私權在網路世代已不復存在。但也有一部分使用者認為政府仍需要有一定權力取得網路資訊,藉此抑止犯罪。
10、全能的科技企業:有超過 2/5 高階網路使用者希望能從排名前 5 大 IT 公司購買所有的產品,而 3/4 使用者認為在五年內這樣的目標就會被實現。
你或許會喜歡
4K 規格、裸機防水防塵運動攝影機新星 Nikon KeyMission 170 實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