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PC.Watch
根據日本媒體 Impress.Watch 在深圳 WinHEC 與微軟專訪透露,微軟再度強化與高通的軟硬體合作計畫,其中一個原因在於 Intel 的新產品布局;因為微軟原本在 Windows 10 的中低階平板產品大量採用 Intel 的 Atom 產品,不過 Intel 以重新調整產品線為由,決定淡出行動裝置與低價平板產品,也等於微軟必須尋找新的方式提供物美價廉的 Windows 10 產品,而長期合作夥伴高通就成了新選擇。
微軟也解釋,雖然目前 x86 陣營無論是效能與安全性都有不錯的表現,長期來看這些優勢並不會被改變,但考慮到市場的需求,包括更低的功耗、更好的設備續航力、實現全時上線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等,微軟 Windows 決定加深與在行動設備有雄厚實力的高通強化合作;簡單的說,微軟在傳統型設備仍會以傳統 x86 核心做為主力,但行動裝置如平板、超薄二合一等會漸漸轉向以高通為首的 ARM 架構。
當然從眾多的 ARM 合作夥伴選擇高通也不意外,畢竟微軟原本在 Windows 8 的 Windows RT 計畫以及 Windows Phone 產品都是與高通深入合作,高通的 Adreno 也持續都有加入對 Direct X 的支援,既然目的是希望達到使用體驗上的最佳化,還是與合作時間較長的高通一起開發較為保險。
至於第一款採用 Snapdragon 平台的裝置將預計在 2017 年的歐美購物季節前後推出,同時預計在 2018 上半年會有更多基於高通平台的設備。根據日本媒體推測,微軟預計在 2017 年 10 月推出 Redstone 3 ( RS3 )大型更新,最有可能就是藉由釋出 RS3 的同時開始正式支援 ARM 架構。
在 WinHEC 用於運作展示的是目前的旗艦應用處理器 Snapdragon 821 (但系統識別是 Snapdragon 820 ),系統本身如同 Windows RT 一樣是原生 ARM 架構,至於可執行 Win 32 / x86 軟體的方式不意外的是採用模擬器的方式讓 ARM 架構核心可藉模擬器執行 x86 指令,至於 Adreno GPU 架構原本就可支援包括 DirectX 、 OpenGL ES 、 Vulkan 指令集,並不造成相容性的大問題。
既然是透過模擬器,也意味著 CPU 的效能會在某些程度上有所犧牲,但 GPU 與 I/O 部分則因為較無相容性問題可保有大部分的效能,不過實際使用體驗仍會牽涉到軟體本身在 CPU 、 GPU 以及 I/O 分配的比重,故效能雖在進行高階 CAD 與 eSport 等級以上的遊戲娛樂可能不太夠,不過一般輕度遊戲與生產力軟體則綽綽有餘。
當然最好的狀況仍是基於 ARM 架構進行原生軟體的撰寫,這樣一來可確保軟體執行不需要透過轉譯的方式,也能徹底的解放處理器的運算效能。
雖然今年的示範是藉由 Snapdragon 800/821 進行,但由於裝置上市的時間點與效能,預計明年首波基於 ARM 架構的市售裝置會使用的是高通新一代應用處理器 Snapdragon 835 以及其後續的處理器, Snapdragon 820 系的處理器可能不會用於屆時的終端裝置。考慮到轉譯後的效能與產品定位,可能初期仍會僅支援以 Snapdragon 800 系列的高階晶片,但長期來看就很難說。
參考新聞來源: PC.Watch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