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C 在今年推出第四世代的木質振膜入耳式耳機 FW 系列,強調相較前一世代不僅是技術提升,同時亦以前一世代消費者的反應重新自重量、配戴感著手,這次也借到第四世代當中的旗艦款 FW01 進行試用。
JVC 的木質振膜入耳式耳機始於 2007 年的 HP-FX500 ,而後於 2010 年推出 HA-FX700 ,直到 2014 年的第三世代才擴增產品線,一連推出 FX650 、 FX750 與 FX850 三款木質振膜耳機,同時以精選零件搭配更好的導線推出 FX1100 / FX1200 (日本國內版)兩款產品, 2015 年則首度以木質振膜打造耳罩式耳機 SW01 與 SW02 。
此次的 FW 系列在設計理念也不僅延續 FX 系列的技術理念,也應用了部分 SW 耳罩耳機振膜的設計概念,同時又大膽的使用更複雜的材料組合,在原本高音質基礎上更進一步讓聲音更細膩。
不諱言的,筆者聽過前三個世代的木質振膜入耳式耳機,對其調音方式較不適應,因為 FX 世代的聲音風格相當強調中頻,除了暖聲底以外,中頻較為肥大、豐厚,同時比起人聲,此系列的樂器表現風格更為強烈,是相當個性十足的聲音,不過與筆者平常聆聽的音樂類型與喜好的偏冷音色大為不同,此外厚重的單體亦不利久聽。
JVC 木質振膜的開發與樂器息息相關,畢竟木頭除了是多半樂器構成的主材質以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木質天聲的不均表面紋路,在 JVC 的理論中,聲音在真實世界原本就是於非完美材質迴盪,不可能是在完美的對稱平面傳遞,故 JVC 工程師許早就想以木頭做為振膜質,且最終也實現其夢想。
此次 FW01 的 11mm 木質振膜不再像先前採用純樺木板製成,而是與耳罩耳機 SW 系列相仿,以木質球頂搭配複合材質構成混合振膜單體,同時木質球頂部分的厚度更僅有 50 µm 厚,筆者推測由於木質振膜在承受的振動有一定的厚度極限,當使用全木質振膜在厚度方面可能難以進一步打薄,然藉由複合材質能使整體振膜更薄、卻能承受更大功率。
同時藉由木質振膜球頂結合外圈的 PE 振膜,藉由不同調性的振膜材質複合,搭配新設計的磁力迴路、木質吸收板等結構,能讓這次的新式振膜相較過往的純木振膜達到相較前幾世代更好的頻響以及聲音的均衡性。
此次的框體設計則與 FX850 世代概念相近,利用金屬與木質的混合方式構成, JVC 堅持使用木質與金屬的原因,在於演奏樂器多半由木頭與金屬相互交錯,利用黃銅作為中框,木質外殼抑振,並搭配全新的四重金屬調合器,採用前後的不鏽鋼圈、鋁圈等,搭配尾端的木質聲音穩定器,使聲音能較過往設計更清晰。
另外 JVC 也將原本用於矽膠耳塞的螺旋點設計概念進一步導入框體內,在框體的帳板部分的內側也使用螺旋點,使框體內部的餘音能更平均擴散。此外 FW01 具備 MMCX 可換線設計,原廠搭配直頭耳機線,不過其編織線材質在收納時有點容易糾纏,玩家可嘗試更換不同線材進行調音。
筆者先前試用 FX1200 時,除了聲音風格以外,讓筆者個人更無法適應的是它的佩帶感,相較一般的耳機框體,由於 JVC 木質振膜入耳式耳機的框體採用大量的金屬與木質材料構成,比起一般入耳式耳機更為沉重。
JVC 此次在開發 FW 系列時,也重新檢視先前的設計與配重,除了縮減框體的尺寸與重量外,以端子連接點為分界再次調節內側與外側的重心,使靠耳朵內側的配重比前一世代較多,由內 5.5 :外 4.5 變更為內 6 : 外 4,避免像先前世代因外側配重槓桿原理造成耳孔的壓迫感。
雖然拿在手上也會感覺雖然以黃銅搭配木殼作為主框體的 FW01 依舊沉重,不過比起先前的 FX1200 等第三代耳機一配戴就容易感受耳機的重量, FW01 相較之下已經沒那麼明顯,但仍有類似配戴傳統 4 單體以上入耳式耳機的感覺,若要聆聽較久還是較容易產生配戴疲倦感。
至於聽感方面,筆者認為 FW01 比起前三個世代的調音更偏主流一些,雖然依舊可感受 JVC 木質振膜系列中頻飽滿偏暖的特性,然而比起先前調音只集中在中偏低頻的聲音, FW01 低頻與高頻延伸感已經好了許多,人聲的表現也不像先前因中頻肥大影響清晰,低頻量感雖多,不過高頻的表現仍不若中頻與低頻來的精彩。
整體來說, FW01 仍舊以樂器的表現與詮釋最好,尤其對於中、大編制的演奏,在空間與氣勢的呈現更勝於以往,而小品爵士演奏也是可圈可色;只是就如同當初原廠宣聲的一樣, FW01 是一款需要搭配專業播放機、耳機擴大機的耳機,搭配手機音場無法推開,聲音會混成一團,中頻更過度膨脹影響細節權勢。
FW01 以其木質與金屬交錯音色所呈現的獨特韻味可說是獨一無二的,且比起先前幾個世代的調音也更全面一些,加上原木與金屬交織的高質感外型設計以及大幅改善的佩帶感,適合推薦給喜歡以樂器演奏為主的耳機玩家。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