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工業在約三年前由原本任副董事長ˋ的柯勝峯升任董事長後,積極的訴求創新與開放,為五十年老舖光陽工業挹注改變,其中一項相當重要的政策就是柯董事長上任後旋即設立先知研究所,希望以回到使用者為中心的創新為騎乘的過程帶來改變;光陽也在稍早的米蘭國際機車展中展示了與 noodoe 在 2014 年起共同合作開發的智慧儀表板,作為改變傳統機車使用經驗的第一步。
光陽先知研究所不光只是開發中心,這個數十人的團隊最重要的使命是分析與研究使用者行為,旨在找出未來使用者的需求,甚至挖掘連使用者都沒有想過的隱藏需求;柯董事長表示,不少不合乎使用邏輯與行為的技術雖然用久了會被迫習慣甚至成自然,但這並非真正合乎使用者需要,光陽希望重新審視機車騎士需要的是甚麼,並專為騎士的角度帶來創新。
柯董事長自豪的表示,光陽與其它一線機車品牌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光陽願意持開放的角度與他人合作,例如與 BMW 、 Kawasaki 等共同開發,但同時光陽仍能在創新保有其核心技術與價值,同時創新並非是一味追求新技術,而是以人為中心融合技術;此次則與專注於物聯網體驗的 noodoe 一起為改變機車騎士的儀表板努力,希望能讓機車的儀表板有新的突破。
noodoe 智慧儀錶板的基本概念是以智慧、個性化與社群互動三大要素構成;柯董事長表示,針對機車的智慧儀錶板並不是新概念,但截至目前為止都未能實際落實,主要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把儀表板視為物聯網的一部分,僅以"物"與"聯網"當成重點而忽略了"人",其次是多半針對機車的智慧儀錶板是由汽車的使用情況原封不動的搬到機車上,但同為駕駛,汽車與機車是截然不同的。
由於汽車的使用環境是人乘坐在安全的封閉環境中,駕駛是有餘裕觀看大型的中控顯示,甚至乘客也可幫忙閱讀資訊;但機車騎士的使用環境則是肉包鐵,除了要隨時留意路況外,還要維持車輛的平衡,自然沒有那麼多的餘裕可觀看大量的資訊。
noodoe 的發想核心,就是將騎士的需求擺在第一位,圓形的顯示畫面也是為了符合騎士以個人為中心向外散發的概念,且藉由圓形的顯示方式,可利用圓形的邊緣作為資訊顯示,相較矩形顯示更適合用於機車上。
noodoe 的系統圍繞在 noodoe 智慧顯示,手機 app 以及右手握把上的控制器,同時更考慮到行車的安全性,僅在車輛處於靜止時才會顯示包括未接來電、社群資訊、新聞等容易產生分心的進階資訊;柯董事長認為,先前不少針對機車的智慧儀表板太過於重視呈現資訊,卻忽略了騎乘時會造成干擾的問題, noodoe 則將顯示資訊盡可能簡化,同時也在移動中不會忽然跳出這些內容。
談到避免分心,也要提到 noodoe 獨特的導航資訊顯示方式:羅盤;一般的導航顯示多半使用地圖的方式呈現,但過於複雜的地圖資訊與顏色,對於機車騎士而言勢必會造成干擾與分心,故 noodoe 使用的是以呈現相對位置的羅盤取代傳統導航,讓騎士能以最簡潔的資訊找到目的地。而羅盤除了可指引目標、顯示好友圈車輛的位置外,亦可在機車處於低油量時事先提供如加油站的位置。
在通常使用下, noodoe 提供的資訊包括最愛圖片,時速表、與目的地的距離、時鐘與天氣與羅盤等,另在靜止狀態下,則可閱讀未接來電、社群資訊、新聞等內容;同時針對騎士的駕駛行為, noodoe 並不是觸控螢幕,而是透過右手握把的控制器即可切換顯示內容。
考慮到停車, noodoe 也在 app 備有尋車地圖功能,先以圖資方式顯示機車停放處,在以羅盤顯示與車輛相對位置;當駕駛走進裝有 noodoe 的車輛時, noodoe 會以歡迎燈的閃爍方式迎接車主。
noodoe 的操作相當簡單,在手機上安裝 app ,走近車子就會自動進行連線,手機的 app 亦可作為安裝各種風格顯示使用,同時提供獨特的社群功能,包括允許特定使用者傳遞圖片作為最愛圖片使用,另外亦可使用好友群組的方式讓羅盤可顯示這些好友的位置,尤其做為團體出遊時尤其便利;另外 noodoe 也藉由手機 app 的方式,可提供韌體持續更新,使使用體驗有更多變化。
同時 noodoe 也相當重視個人化,包括時速表、天氣、羅盤等設計風格都可個人化,除了光陽與全球各地設計團隊所提供的各式主題,使用者亦可自行設計專屬的主題,甚至上傳到 noodoe 平台與它人分享,使用 noodoe 平台的駕駛不僅可下載、安裝這些主題,同時也為錶面設計者提供追蹤與按"喜歡的功能",呈現類似 Instagram 般的追蹤、分享功能,讓 noodoe 不僅個性化,同時也社群化。
柯董事長認為, noodoe 不僅是科技新玩意兒,更是讓人與車能夠交流的生活一部分,讓車聯網不是冷冰冰的電子設備,更是以人為核心的延伸,也是不分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都會需要的日常工具;當然現階段 noodoe 仍在前導期,會先以一些重點車款優先導入,但他相信隨著成本降低、使用行為的普及,未來可能全系列車款都會採用。
作為光陽創新的一部分, noodoe 僅是創立已於 50 年的光陽作為改變駕駛行為的一部分,光陽以及其先知研究所已經針對未來做了長遠的藍圖,雖然柯董事長還不打算透露太多,不過他也暗示在電動車方面光陽會有新的動作,並表示光陽對於電動車的計劃將是以騎士體驗為中心進行規劃,而非為創新而創新,科技最終還是要回歸以人為本。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