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慧與跨螢技術為本的新創公司 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稍早公布 2016 年台灣跨螢使用者行為報告,在今年台灣有高達 45% 的使用者擁有四個以上的裝置,同時具 3 個以上裝置的使用者亦高達 7 成,越居亞洲區跨螢行為複雜度第三。
其中台灣今年還有一些值得思考的變化,其中一點就是裝置使用行為轉換的黃金交叉點以不復在,過去認為"上班用電腦、下班用手機"的觀念有了變化,雖然目前台灣電腦與手機仍各自在上午九點與晚上十一點分別為使用高峰期,不過一天當中兩項裝置的使用趨勢也越來越一致,而晚上七點後無論是手機、平版或是電腦的使用量也都開始在晚上九點後起飛;再看電子商務網站的瀏覽量與成交量,手機與電腦在上午八點開始的使用走勢也越來越一致,這也代表在特定時間側重特定裝置的認知應該改變,每種裝置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
另外在後行動世代,只重視行動策略的選項也該調整,根據 Appier 透過廣告完成會員註冊使用者、購買等行銷活動的統計數字顯示,雖有半數的使用者是在智慧手機完成轉換過程,但電腦、平版也還各占有約 1/4 的轉換,智慧手機固然有高轉換率,但也不過是跨螢行為中的一部分。
至於購買行為方面,以不重複裝置的使用率來看,台灣消費者使用行動裝置與電腦上網的高峰都在周日,然而台灣男性雖在各類裝置透過網頁接觸廣告的行為比女性活躍,不過男、女最黏著的時間點都是在周日;以每天來看,智慧手機、平版與電腦的使用量在晚上 7 點開始攀升,同時在晚間 11 點達到高峰,也意味著晚上 11 點是網購族最活躍的時間點。
除了週日外,由電子商務作為觀察,週三更是網購網站成交數與不重複訪客數的高峰日,而台灣的使用者雖偏好使用手機觀看網購網站,不過結帳行為卻是使用 PC 進行結帳,故 PC 肩負帶來大部分不重複訪客數與成交量的主力。
更完整的報告結果,可見 Appier 所公布數據:請點此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