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文/蘋果仁
2016 的 MacBook Pro 有兩個特色,除了 Touch Bar 外,另一個就是全面 USB-C 化的傳輸介面;雖然這樣的變動一定招來不少罵聲,但 USB-C 其實毫不意外地,一定是未來的業界標準。原因沒什麼,不外乎就是它又快、又能同時充電及傳輸(而且充電效率足以支持電腦),而且還不分正反面;真要說蘋果被罵爆的原因,就是走的太前面了,一個傳統 USB 孔也不留,怪不得大家一時無法接受。
2016 的 MacBook Pro 有兩個特色,除了 Touch Bar 外,另一個就是全面 USB-C 化的傳輸介面;雖然這樣的變動一定招來不少罵聲,但 USB-C 其實毫不意外地,一定是未來的業界標準。原因沒什麼,不外乎就是它又快、又能同時充電及傳輸(而且充電效率足以支持電腦),而且還不分正反面;真要說蘋果被罵爆的原因,就是走的太前面了,一個傳統 USB 孔也不留,怪不得大家一時無法接受。
按讚追蹤更多iPhone訊息!
iPhone 7 拿掉 3.5mm 耳機孔很大膽,也很冒險;但電腦拿掉 USB-A 其實是必然的趨勢,大家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接受,畢竟這絕對是未來的業界標準,蘋果只是走得快了些;蘋果這次取消 USB-A 及 SD 卡介面其實也是向來的「傳統」,怎麼說呢?因為早在 1998 年推出的 iMac,就是第一台拿掉軟碟機的市售電腦。在當時也是被輿論狠狠地批評一番,當時甚至有評論家表示,這是蘋果最錯誤的決定。 回過頭來看,現在當然沒有人在用軟碟機了,當時取消軟碟機的決定完全是正確的;這次也不例外,蘋果認為 USB-A 已經過氣,之後將是全面 USB-C 的時代了。
覺得蘋果很激進嗎?也不盡然,外國媒體《The Verge》整理了一張圖,顯示每個 I/O 介面在蘋果產品上可以存活多久,事實上,每個 I/O 大概都可以維持 15 年左右:
這次取消的傳統 USB 孔,其實已經在電腦上使用了 18 年,直到這次的新產品推出才全面更換為 USB-C(這裡指的是主流產品,12"的 MacBook 早已只剩 USB-C 了);所以大家也別太難過,努力適應吧,這就是未來啊!
附註: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在 iPhone 7 上被取消的 3.5mm 耳機孔已經沿用了超過 30 年,但耳機孔還能在蘋果產品上存活多久呢?我不敢保證,因為...請見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