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1點蘋果舉辦了MacBook Pro發表會,最受人矚目的是這次MacBook Pro的全新設計Touch Bar,不僅支援多點觸控可以自定義為功能鍵,還能針對不同的軟體變為各類型控制器,如音量、亮度等系統控制選項,Photoshop的筆刷、DJ混軟體的控制條,甚至能選擇表情符號及選字。
萬用的Touch Bar
MacBook Pro這次的設計最亮眼處莫過於Touch Bar,原先鍵盤上方的Esc、F1至F12等功能鍵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名為Touch Bar的多點觸控條。最簡單的用法就是把它設定成Esc等功能鍵,但你也可以選擇自定義它的功能。而且Touch Bar會隨著你的使用環境調整,舉例來說,你在打字的時候,它會變成選字表、用通訊軟體的時候能讓你選擇表情符號。碰到專業軟體像是Photoshop時,則可以調整筆刷、調色、取代過往螢幕上的控制列。
此外,這次的鍵盤外觀也有別於以往,看起來更加貼近筆電顯得更扁平。蘋果在後續的介紹中,說明新版鍵盤是採用第二代蝶式結構,但行程降低的結果會不會影響到打字的手感,這點可能會是文字工作者選購的關鍵。
Touch Bar應用很多,或許未來還能拿來打麻將。
Touch ID一刷就付款
隨著Touch Bar出現的還有Touch ID,Touch ID被整合在Touch Bar的空間內,位於鍵盤右上方。付款時跟iPhone的操作習慣一樣,只要手指一刷就能結帳付款,以後買東西真的可以說是手滑了。此外,Touch ID的按鍵還整合了MacBook Pro的電源鍵,同時也能用來解鎖MacBook Pro,指紋解鎖功能在Windows商務筆電上存在已久,現在終於能在蘋果筆電上使用。
Touch ID位於Touch Bar右方,兼具解鎖、支付與電源鍵功能。
搭配Apple Pay一刷就能付款。
全方面壓制MBA
發表會看到一半,應該所有人都被新版MacBook Pro的體積所震驚,厚度僅有14.9mm,比起前代的18mm還薄,更重要的是它比現階段厚度為17mm的MacBook Air更薄也更小。不少人都認為未來可能只會保留MacBook與MacBook Pro這2條產品線,MacBook Air將會慢慢淡出市場。
厚度比起現在的MacBook Air還要薄,某些方面也代表著MacBook Air的優勢不再。
不只厚度連尺寸都比MacBook Air還小。
Touch Bar是這次改版的重點,但你會願意買單嗎?
漂亮的機構設計,你會為了Touch Bar而買單嗎?
不好意思!你的iPhone接不上去
這次讓最多人詬病、也最多人贊同的是介面全取消,改為最多4個Thunderbolt 3介面。反對的人表示現在支援USB-C的裝置有限,介面全改成Thunderbolt 3等同廢了現在大家手邊的所有裝置,全都得重新買過。而且這表示連你的iPhone都沒辦法直接插上去用,還得買超級貴的轉接線。贊同的人則是認為USB-C已經推行好一陣子,長痛不如短痛,不然各廠商愛推不推的狀況,對產業發展也不健康。不論如何,最高興的應該會是賣轉接線材的廠商吧!值得一提的是,Thunderbolt 3介面同時也是充電介面,因此你可以選擇左邊或右邊都沒關係,增加了使用上的彈性。
雖然Thunderbolt 3支援多種功能,可涵蓋過往多種介面,但在周邊裝置不普及的狀況下,也還是得搭配大量的轉接頭使用。
13吋標準版只有2個Thunderbolt 3可用,其餘則是4個Thunderbolt 3。
取消SD卡插槽但保留3.5mm耳機孔
另外,新版MacBook Pro也取消了SD卡讀卡機,這舉動讓攝影圈跟影像工作者感到憂慮,目前攝影器材仍是以SD卡為主,就算是使用無線SD卡,考量到速度、耗電量、品質,還是會讓人憂心。而且取消SD卡讀卡機也代表著,過往主推SD卡式擴充硬碟的廠商應該不能繼續賣了。好吧!其實蘋果另外還給你個3.5mm耳機孔,算是這次改版中不幸中的大幸。
光溜溜的I/O介面,少了SD卡讀卡機又得外接,對於影像工作者來說不是很方便。
2倍大的觸控板、消失的發光Logo
今年是MacBook誕生25年,過往被蓋上發光的Logo這次也不會發光了。不過隨著MacBook的腳步,原先只有銀色的MacBook Pro這次多了沉穩的太空灰可以選擇。另一方面,新版MacBook Pro的觸控板面積增加為2倍大,且從發表會中的影片來看,雖然觸控面積增加但防誤觸的設計不錯。
觸控板面積增加成為原先的2倍,雖然面積增加但有防誤觸功能,避免雙手誤觸造成不佳的使用體驗。
鍵盤也採用新設計,類似MacBook的扁平蝶式按鍵。
機構設計更為扁平,手感好打與否可能會成為購買的關鍵因素。
13吋有標準版可選
雖然這次MacBook Pro主打Touch Bar功能,但仍有無Touch Bar的標準版可選擇,上方仍保留了Esc與F1至F12的功能鍵。標準版與Touch Bar版本價差9000元,但除了Touch Bar之外,2個版本之間的處理器、GPU、記憶體時脈、Thunderbolt 3數量、麥克風孔規格皆不同。
目前13吋、15吋版本的台灣售價都已經出來了,13吋標準版是47900元,Touch Bar版本則是57900元。15吋則只有Touch Bar版本,價格是79900元起。
這次MacBook Pro同樣有13與15吋版本,其中13吋還有無Touch Bar的標準版。
13吋版本售價如上,多了Touch Bar等硬體價格多了10000元。
15吋版本主要差異在於些許的處理器時脈,以及SSD的儲存容量。
MacBook Pro特點整理:
01.可自定義的多點觸控Touch Bar
02.二代蝶式鍵盤結構
03.2倍大的Force Touch觸控板
04.P3 廣色域的13、15吋螢幕
05.有Touch ID讓你手滑買東西
06.最多4個Thunderbolt 3
07.喇叭音量提升58%
08.機身厚度1.49cm比MBA還薄
09.首款AMD Polaris GPU筆電
10.13吋有分標準版與Touch Bar版,價格差10000元
11.13吋47900元起、15吋79900元起
12.太空灰與銀色
容量都是256GB起跳,最陽春的標準版只有2個Thunderbolt 3。
MacBook的25周年代表作,大家覺得滿意嗎?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