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 Lightning 耳機系列文,上篇為:[蘋科技] iPhone 7 / 7 Plus 附贈 Lightning 耳機轉接頭,但聲音到底是好是壞呢?
--
看了兩篇文章,我想大家應該也對 Lightning 耳機的原理、限制等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對於 Lightning 耳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想必大家應該也心裡有數了吧?不過用猜測的總是不如用聽的來得好,所以接下來我就來分別測試 Lightning 轉接頭與 Lightning 耳機的聲音表現差異吧!測試環境在上一篇有解釋過了,所以理由請見上篇吧!這裡就只說測試環境囉~
>>與其聽那些網路「名人」亂蓋,還不如看最專業的蘋果評論!
請幫陳寗說科技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本次的測試環境為 iPhone 6 Plus 太空灰 128GB,使用的播放軟體分別有內建音樂播放器與 Sony 的 Hi-Res 播放器「Mora」。測試的耳機為 Lightning 版 EarPods 對照 3.5 耳機插頭版 EarPods、49101 UX201 轉接 Lightning 對照直插耳機孔。
兩者的比較都是直接在同樣的 iPhone 設定下播放同一首歌,聽三十秒之後拔起來換插頭之後再按重播聽三十秒,交換聽兩次確認細節。關注的部分包括聲音分離度(包括解析度)、高低頻延伸與力道、中頻厚度、整體聲音紮實度等四項。使用的音樂檔案分別為「天競鏖鋒(AIFF 無壓縮)」與「和樂器 - 千本櫻(Mora 線上購買 96Khz/24bit Hi-Res FLAC)」,選用理由如下:
天競鏖鋒(霹靂布袋戲 天競鏖鋒第一片頭曲)
這首雖然是霹靂布袋戲的配樂,且裡面有不少電子合成樂器,但不管是低頻下潛度、中頻厚實、聲音分離度等表現都對音響有很大的挑戰。音樂開頭的鼓聲、弦樂等測試低頻的下潛度與聲音分離度,接著進入主題的二胡則用來測試中頻厚實與解析,看看是否能得到紮實而不單薄的弦樂表現,以及背景伴奏是否能與二胡分離、背景伴奏之間也是否有好的分離表現。
這首曲子以前也會用來作為我在佑昇音響測試 B&W 801D 組合的必備曲目,而在 B&W 801D 上也證實這首曲子是一首能挑戰音響極限的曲目,因此後來就作為我測試耳機動態表現與聲音分離解析的重要曲目。
千本桜 - 和楽器バンド(和楽器バンド ハイレゾ selection)
選這首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這首曲子裡有人聲與各種真實樂器的聲音,因此本來就很適合用來作為音響測試曲目;其次是這首曲子是真正的 96Khz / 24bit Hi-Res 音樂檔,是從 Sony 高音質音樂平台 Mora 上購買下載的。因此這首曲子除了一樣用來測試聲音解析與紮實度之外,同時也用來測試高頻實力與人聲厚度 / 質感的表現。
其實甫一開聲,就可以很快地發現不管是在哪一支耳機,在兩首音樂開頭的低頻表現(包括下潛、力道)、殘響等在 Lightning 上都遠遜於直接用 3.5 耳機孔直推,而在前奏過後的人聲(千本櫻)、二胡(天競鏖鋒)等在人聲厚度、紮實度上 Lightning 的表現也都較耳機孔來得差。從音響調校的經驗來說,這是非常明顯的「推力不足」所導致,有點像是用小瓦數擴大機推動大喇叭的感覺 —— 雖然都有聲音,但是怎麼聽都小家子氣。
不過相較於耳機孔,Lightning 耳機的解析確實比 3.5 耳機孔來得好上不少,在天競鏖鋒前奏的低頻弦樂中就可很明顯地聽出差異:Lightning 可以很清楚地聽到聲音的斷奏、弦樂質感,但在 3.5 耳機孔上若不仔細聽就只能聽到「登登登、登登登」的聲音;而在千本櫻上更是差異巨大,伴奏的那些三弦啊之類的樂器,其聲音質感細節、分離度等也都是 Lightning 比耳機孔直推來得更好。因此從聽感上來說,Lightning 的表現偏解析、但聽起來不舒服(聲音太單薄且不自然);3.5 耳機孔則是聲音紮實渾厚但解析較差。
從音響來說,大概就是 Lightning 像是德國音響(普遍聲音較乾較薄)、3.5 耳機孔像是英國音響(普遍較暖偏厚實)吧!
很多 Lightning 耳機產品會把這種差異歸因於「使用高解析晶片」使得 Lightning 耳機解析更高,但實際上以現在大多數解決方案所使用的 Wolfson WM8533 晶片來說,這充其量也只是一顆普通的消費用 DAC 晶片,要跟真正的「高解析晶片」相比還是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我也不認為蘋果原廠附贈、價值只要三百五十元的線材裡面會用上什麼很好的晶片,能跟 iPhone 6 Plus 內建同等級就已經要偷笑了!
那為什麼 Lightning 的聲音會解析較好呢?
其實這很簡單,像耳機這種只有一個單體、無法做到高中低分頻多單體的東西來說,如果播放器控制力不佳、無法有效控制耳機單體,就很容易出現低頻一大堆、但解析通通都拿去填海的神秘狀態,因此我可以很明確地在耳機孔直推的情況下聽到非常充沛的低頻、非常有力的聲音與渾厚的聲音(其實聲音只要糊一點聽起來就比較渾厚了)以及豐富的低頻殘響,但卻無法聽到足夠的聲音細節表現。
因此原因很單純,就是 iPhone 耳機孔推力控制力都不足以控制好耳機,因此低頻多且聽起來聲音渾厚;Lightning 推力不足,因此在高低頻力道都不足、量也不足的情況下,沒有其他頻段干擾的「中頻」聽起來就會格外清晰。因此真要說起來,兩種耳機的表現其實都沒好到哪裡去,一樣半斤八兩。但如果要我選一個的話,那麼我還是會選耳機孔直出的聲音,至少低頻多一點聽起來也比較爽一點。
那麼兩種該怎麼選購呢?
如果你要買的是 EarPods,那麼我會建議你買 3.5 耳機插頭版本,因為這樣你不僅可以拿來插 iPad / iPod,也可以拿去插電腦或是任何有耳機孔的電器,作為一支「普通的耳機」來使用,而不會因為耳機上只有 Lightning 插頭而被限制只能拉來插蘋果產品。而且以後要轉接 Lightning 也只要花個三百五十塊買條轉接線就能使用,相對於 Lightning 版 EarPods 只能對應 iDevices,耳機插頭版本還是比較划算些。
至於換了 iPhone 7 的朋友呢?
我建議你也不用買什麼 Lightning 耳機了,因為除非那支耳機內建電源(內建電池之類的)來作為耳機擴大機電源獨立推動,否則在蘋果更改 Lightning 電力輸出規範之前 ... 大家的耳機差不多都是半斤八兩,不會好到哪裡去!所以我建議與其在花錢買一支新耳機,還不如把錢省起來挪作他用,直接用你原來的耳機搭配 iPhone 7 包裝裡的轉接線來使用就好,多花錢買 Lightning 耳機也只是丟到水溝裡而已~
耳機發燒友怎麼辦呢?
我想也不用多想了,直接買條 Lightning 轉 USB 的線材,再買一台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來使用吧!就算 iPhone 沒有取消耳機孔,原來的聲音也肯定無法滿足你,那又何必自尋煩惱、為了 iPhone 沒有耳機孔而苦惱呢?
那本來就是你用不到的東西啊!心中本無鏡,何處惹塵埃呢?
--
>>與其聽那些網路「名人」亂蓋,還不如看最專業的蘋果評論!
請幫陳寗說科技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相關話題:
![]() |
讓你的耳機或音響音效更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