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Mobile 在昨日請來 Xperia XZ 與X Compact 開發團隊講述其開發理念與特色後,也讓媒體體驗了 Xperia XZ 這款下半年的高階機種; Sony 在今年上半年於設計使用全新的Unified Design ,然而一年不到,雖然 XZ 與 X Compact 仍遵循Unified Design 設計理念,卻結合了不一樣的 Loop Design 風格,到底 Xperia XZ 是接續的頓號,或是展開新局面的破折號?以下是短時間體驗的感想。
外型的設計上,結合 Loop Design 與 Unified Design 的Xperia XZ 仍可看出延續自全平衡設計的傳承感,但比起上半年的 Xperia X 系列,外觀有顯著的變動,四邊由原本的圓潤變俐落,同為 2.5D 螢幕但 XZ 由於機身側面為弧形而 X 為直角,使得收邊的方式也不同,不過因Loop Design 產生的圓弧邊框比起過往硬朗的機身線條對於握感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雖然 Sony 過去以來在 Android 手機是以具日本和風與出色的配色獲得粉絲們的喜愛,這次 Xperia XZ 雖配色依舊出色,然而為了維持金屬材質與通話品質而折衷的機背設計卻格外的奇怪,尤其機身偏下方一塊用於配置天線的部分,與上方的 Alkaleido 精鍛鋁合金中間的鴻溝,還是有那麼些不協調,對比之下反而全機塑料外框的X Compact 還更有一體性些。
不過配色仍是 Sony 一貫的拿手好戲,同樣是以藍色為題, Sony 就是有辦法挑出獨特的顏色,並用故事的方式包裝,這次主打的澗水藍確實也與先前 Sony 使用過的藍色不同,整體色趨近於深藍綠色,但面板玻璃下的色澤又與邊框略有差別,使手機的顏色層次更為豐富,也不用說預設的桌布與配色一體,呈現更佳的整體性。
至於這次主打的 Qnovo 結合智慧電池管理的 Battery Care 功能在短時間難以體會到兩者相互配合的優點,不過 Battery Care 顯然是給生活較規律的消費者使用,像筆者的睡眠與起床時間都較不穩定,並不太適合使用這項功能。
而音效的部分,筆者稍微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在安靜的場所搭配自己習慣的 ACS 客製化耳機聆聽,初步比較之下,聲音比起Xperia Z5 稍微乾淨一些,但整體驅動表現仍未有顯著的提升,比起 Walkman 入門級的 A15 還是有不小的一段距離,更不用說今年於 IFA 亮相的 Walkman A30 已經換用全新的 S-Master 。
說真的在這個不少頂級手機已經採用音響級 DAC 晶片且真的比一般手機音質好的現在, Sony Mobile 團隊也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在與 Walkman 不衝突的前提下,為旗艦機種帶來更好的音效表現。當然 Sony 與 Walkman 合作的機身主動降噪耳機設計確實是方便的功能,但獨特的針腳定義導致無法相容控制器,使用上無法透過控制器接聽電話是有些可惜。
這次的相機比起原本 Xperia X 在啟動速度感覺差異不大,畢竟兩者比起 Xperia Z5 之前的啟動速度都已經是飛快了,不過比起先前機種,此次感受較明顯的是暗部對焦速度以及白平衡的穩定性,雖然因為主感光元件尺寸搭配大光圈鏡片的關係,對焦速度仍不及使用較小尺寸元件的機種,但比起過往快出許多,也不用說整體拍攝的白平衡更為精確。
不過雖然 Sony 在手機主相機的畫素比起競爭對手都要來的高,但細節抹除的狀況仍是比較嚴重的,在一般電腦或是手機縮圖檢視還不會太明顯,但一旦放大到 1:1 則可看到細節有許多明顯的抹除痕跡,但對於若是不在乎1:1 檢視只看螢幕大小照片的使用者影響不大。至於完整的手動功能對於喜歡能自動的使用者應該也會覺得終於把可設定的功能給補齊,不再缺乏對焦與曝光時間無法自動的遺憾。
而首創的五軸錄影電子防手震在僅有手持的狀況下發揮不小的功效,例如影片中原住民表演的片段僅是使用單手握持手機在室內拍攝,多數的情況下並看不出未使用穩定器。
不過整體而言, Xperia XZ 除了外型設計以外,雖不能說沒有再進步,但在技術進步的幅度相較競爭對手仍是相對保守的,且同樣到了旗艦機種,螢幕與手機的 RAM 並未達到目前此級距常見的 2K 顯示器與 4GB RAM ,雖使用體驗可藉由軟體調教達到不亞於更高規格的效果,但在帳面上仍是比較不好看一些。
但因為這次使用的時間不算長,過一陣子再找個機會以較長的時間連續使用,看看Xperia XZ 整體的使用心得會不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