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的「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在上個月底來到最後一天課程,當天講座以「流量還是質量」為主題,邀請到慕課商務經理-楊立德,以及癮科技站長-吳顯二兩位達人,要與學員探討的是,為何有時候網站廣告下愈多東西卻愈難賣出去,大家在追求的究竟是流量還是質量?壓軸課程同樣吸引滿場學員參加;除了兩位講者帶來的精彩內容,當天也有許多學員上台分享自己的創業心得,以下就來看看當天活動花絮吧!
▲楊立德開宗明義指出,對許多新創團隊來說,由於手上資源相當有限,若想為網站進行流量分析,會建議擅用像是Google等免費資源。至於買廣告部份,以目前最普遍的Google為例,只要依循關鍵字、搜尋量與競爭相關性三大原則,這些都會影響到購買價格高低,畢竟砸大錢買廣告、這些買進的流量也要有品質,現階段還是以Google與Facebook為主流,其他曝光方式就必須花時間去找,這些全端看使用者需求,但無論如何都必須把買進的流量重新分類、探討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楊立德再補充,當決定廣告投放時,建議可抓一定比例的時間或流量,測試新內容、新方向或新訴求,他以當時操作Whoscall電視行銷為例,雖然電視媒體曝光時間短暫且不易追蹤,但還是值得一試。好的產品還必須配合好的故事,若只想單純曝光,其實不容易在營收上反映出來。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最後一天就在兩位講者與所有參與學員精彩分享中劃下完美句點,本計畫在這4堂課程結束後也將進行成果競賽,將從全程參與4堂課的40名參賽者中,由工研院通推小組與癮科技審核,共計選出5 名進行獎勵,最終選出的5名獲勝者,將可獲得價值6萬元的癮科技媒體報導乙篇,癮科技在此也希望所有參與者收獲滿滿、大家都能把所學應用在這次競賽上。「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我們下回見!
--
對於前三次上課的紀錄放在這邊,認真的乖寶寶可以看看哦~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DAY1「開箱文大解析:用報導包裝品牌」活動報導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 DAY2「宣傳影片的腳本分享及案例分析」活動花絮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DAY3 「創業的賽局遊戲:行銷ROI」活動花絮
--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