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跟皮蛋這兩種國民美食,你覺得到底是臭還是香呢?說起這種「越臭越香」的食物,可不能不認識日本人的牽絲納豆和歐洲人的藍黴乳酪(下圖)。
不管是牽絲牽連到天邊的納豆,還是長著藍色絨毛的乳酪,神奇裘莉我都很熟,也很愛吃,不過就跟台灣人吃臭豆腐、皮蛋,老外卻覺得很恐怖一樣,包裹著黏糊糊液體又散發著驚人臭味的納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可是,並不是所有納豆都是又臭又黏喔!日本最有名的和尚一休和尚發明的「大德寺納豆」,就是納豆界的例外。(幫神奇裘莉按讚,追蹤豐富的日本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嚴格說起來,這種京都特產跟一般認知的納豆不論在製程或是外觀、口感上,都不一樣。
日本人常說的「關西人不吃納豆」,但其實若是跟老一輩京都人說:「京都人都不吃納豆,真奇怪!」,京都人可能還會覺得:「你才奇怪,我明明就很愛吃納豆!」
其實啊,兩邊都不奇怪,只不過是因為以前京都人講到納豆,首先想到的可不是其他地區的人所說的牽絲的納豆,而是小零嘴甜納豆和大德寺納豆。結果一邊說的是牽絲的納豆,另一邊說的是大德寺納豆,風馬牛不相及。
來自大德寺(上圖)的大德寺納豆,是一休和尚擔任住持時推廣開的「新式豆類產品」,主要用味噌和醬油釀造,是鹹香的點心。日本的和尚和尼姑跟中國的修行者一樣,吃素,因此為了補充蛋白質,便需要大量的豆類製品補充營養。
豆腐固然是一種很美味的豆類製品,但是豆腐不耐久放,大德寺納豆則是能夠存放一整年的傳統保存食品,所以相當適合做為僧侶的營養來源。
製作大德寺納豆可不容易。大豆得先煮過,再發酵,然後浸入含有鹽水的大桶子,讓鹹味滲入豆粒,然後風乾。乾燥後的豆子,就成為好吃的大德寺納豆,可以久存。(幫神奇裘莉按讚,追蹤豐富的日本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要享用大德寺納豆,除了搭配清酒、綠茶做為點心直接食用,也可以入菜。在料理味噌湯時加入海帶,再放入大德寺納豆,就能展現豐沛的香味。如果不是素食者,還可以加入柴魚或是小魚乾,增添風味。
如果你跟京都人一樣討厭黏黏的納豆,不妨試試看京都特產大德寺納豆,別有一番滋味唷~!
幫神奇裘莉按讚,追蹤豐富的日本資訊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神奇裘莉@癮科技
--
top photo credit: 維基百科
--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