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信仰場所,在鳥居以內是神道教神明們所擁有的神域,而鳥居則是將神界與凡界區分開來的結界,因此,看鳥居之有無,是最簡易分辨神社和寺院的方法。不過,有規矩便有例外,有些寺廟,也有鳥居(上圖:大阪四天王寺的石鳥居,photo credit: Kyoto-Picture)!
>>>立刻加入神奇裘莉的粉絲團,接受文章發布的最新消息吧!點這個連結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日本有所謂的「神社本廳」(下圖),在日本所有的神社都歸神社本廳這個宗教法人團體管理,而要能夠稱為「神社」,除了必須在神社本廳的神社帳冊上實質登錄,還必須由神職人員進行事奉,並且在神社內建有本殿等禮拜設施,讓人們能夠基於神道教的規矩進行祭祀。
By Wiiii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作品, CC 表示-継承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0807026
遠古時代,在神社確切形式穩定下來之前,日本人祭祀神明的地方,並沒有建築物。人們從大自然中獲取飲食,同時又受天災侵襲,因而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心,從而將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視為不可思議的力量,進而視為神明來祭祀。
神道教的神明們來自天地萬物,只要有超乎尋常的智慧和優於人類的力量者,都被遠古日本人當成神明,加以祭祀。祭祀神明的地點,往往選在特定場所,比如有神明坐鎮的巨石、神木、靈山等等巨石、靈山被稱為「御神體」,也就是神明降臨時會選擇的特殊標的。人們將這些御神體用注連繩、鳥居標示出來,非祭祀時不得擅入,以示尊敬。
下圖的這個「大神神社」沒有本殿,而是以三輪山為御神體,只建拜殿讓人參拜。是日本古老神道教的代表。
By Saigen Jiro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作品, CC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9139097
從無建築物的遠古神道教祭祀型態,進展到現代神社,中間最關鍵的刺激,來自西元六世紀的佛教影響。在寺廟中安置佛像,同時有正式的場地讓人敬拜,佛教傳入日本時帶來的「寺院」型態,讓日本人開始建構屬於神道教的祭祀殿堂,也就是今日的神社。
>>>立刻加入神奇裘莉的粉絲團,接受文章發布的最新消息吧!點這個連結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不過,對日本人來說,佛教是外來宗教,佛陀是「蕃神」(下圖的七福神中,只有最右邊的惠比須是日本神,其他六位神明即是所謂的蕃神。),所以推廣佛教並不容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奈良時代(西元八世紀左右)的僧侶們,竟開始利用神道教推廣佛教!
パブリック・ドメイン,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07173
僧侶們主張神佛合一,說是「神跟人一樣,都會有自己的迷惘時刻,也會感到痛苦,因此需要仰賴佛教來獲得救贖」,或是「日本的神明其實是佛的化身」的說法,於是人們在神社旁蓋起了「神宮寺」拜佛,另一方面,神道教也進入佛教,寺院內蓋起「鎮守社」,由日本的神明們擔任寺院守護神的做法也所在多有。
By me, myself - 投稿者自身による作品, GFDL,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143560
直到明治維新發佈神佛分離令,國家下令廢佛毀釋之前(上圖:被毀壞的石佛),日本的兩大宗教:神道教與佛教,其實是不細分,互相扶持著走過漫長歷史的。兩方互相影響的結果,就是在建築、祭祀方式等各方面,彼此間越來越難區分。也因此,有的寺院建有鳥居,有的神社裡有撞鐘了。
立刻加入神奇裘莉的粉絲團,訂閱下一集「鳥居學問大!(四)神社也有階級之分!」吧!最新文章發佈,請鎖定: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神奇裘莉@癮科技
--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