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台灣三星也在國外正式發表 Galaxy Note 7 後提供實機讓媒體進行簡單的拍攝,地點則選在可展示 Galaxy Note 7 防水功能的飯店泳池;由於相較同樣具備 IP68 防水的 Galaxy S7 多了觸控筆,故在水下仍可藉由觸控筆進行拍照與操作,這也是其它具備防水機能的手機並無法提供的使用方式。
補充:台灣三星也預計在 8 月 5 日下午三點於官網開放 Galaxy Note 7 預購:請點此
外觀設計雖同與 Galaxy S7 都是前後 3D 雙曲面玻璃,但或許是採用康寧第五代大金剛玻璃或者是結構技術的提升,此次前後的玻璃弧度相同,機身的金屬中框位置就維持在機身中央,前後的握感都是相同的;另外連接界面也改為 USB Type-C ,也意味著此介面的普及已經勢不可擋。筆者還是要吐槽一下某硬碟廠的 PM 在先前的活動表示 USB Type-C 普及速度不會那麼快,至於哪家還是不要說好了。
此次正面上方除聽筒外還有三個圓點,由右至左分別為趨近感測器,前相機,在聽筒右側的則是負責虹膜掃描的 IR 感測器;雖未搭載前閃光燈, Galaxy S7 Edge 也同樣如 Galaxy S7 可利用螢幕做為自拍補光之用。
在關機的情況下抽出 S Pen ,即可在 Always On 的顯示模式下啟動筆記模式,雖然先前 Galaxy Note 5 也有類似的機制,但不同的是 Galaxy Note 5 抽出觸控筆後已經是將系統完全喚醒,並非在 Always On 的休眠下使用。
至於在喚醒的模式下抽出 S Pen ,也同樣可叫出快速工具。
此次主打的兩項 S Pen 新功能懸浮翻譯與懸浮放大都在快速工具中,點選後即可啟動,只要將觸控筆懸浮在指定區域即可使用,而懸浮翻譯的文字翻譯是透過 Google 的翻譯系統進行,當然這也意味著需在有網路的使用環境下操作。
我的常用程式功能平時常駐在主畫面側邊,不過由於面積不大又是位於螢幕有弧度的側邊,反而是握住時使用單手滑出或是使用觸控筆,都來的比一隻手握住後使用另一隻手的手指容易滑出。
相機介面此次則將由左往右滑動視為拍攝模式切換,由右向左則是開啟濾鏡功能,加上機身雖為 5.7 吋螢幕卻是窄邊框與曲面設計,單手操作上相當便利,至於對焦速度則維持 Galaxy S7 的雙像素感光元件的水準,畢竟元件硬體與相機模組是相同的,只是此次在介面有所調整。
由於採用無蓋防水設計,雖然可在水中使用,但通常無蓋防水手機最頭痛的是使用者可能會忽略充電用的電子接點仍是潮濕的,三星在 Galaxy Note 7 具備濕氣感測功能,當連接埠有較重的溼氣時會提醒使用者記得將接點弄乾之後再連接與充電,避免因水氣導致短路。
由於時間較短且也晚了,今天僅就外觀與特色功能做介紹,更詳盡的測試屆時在上市活動時再另外進行。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