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前錯過了這款結合多國技術團隊共同打造的智慧安全帽 Monaco EVO S 的媒體發表會,上周仍趁著 JARVISH 舉辦的消費者體驗活動對這款產品稍作一番認識,舊產品理念來說,他們的目標是打造一款符合現代化機車騎士對於通話、行車紀錄與安全性等多樣需求於一身的產品,但同時又把這些複雜的設計簡化並整合到安全帽內。
JARVISH 團隊並不是製作安全帽出身的,所以在設計時就與比利時老字號的安全帽大廠 LAZER 合作,藉由 LAZER 頂級的碳纖維汽水帽/可樂帽 Monaco EVO 作為基礎,並搭配 JARVISH 所研發的平台與感測器;既然是藉由已經有的安全帽產品進行改裝,乍聽之下感覺難度不高,不過在包括安裝攝影機、電路、電池後,還要通過原本安全帽的安規以及驗證拍攝與通話效果等,遠比想像來的複雜,光是攝影機位置的擺放就花了八個月。
而當時選擇 LAZER 的 Monaco EVO 也是有其原因的, JARVISH 第一款產品的目標市場偏向頂級消費族群,並希望在加裝大量電子元件的同時能夠維持產品的輕盈,而 Monaco EVO 不僅是一款採用碳纖維的輕量化汽水帽產品,同時其掀罩結構還符合全罩式與半罩式安規認證,確保在重大重擊下掀蓋機構仍不會彈開,即便是汽水帽設計在關閉面罩的安全性也與全罩帽相同。
另外 Monaco EVO 無論帽體或是面罩皆採用純碳纖維設計,本體重量即便是 XL 也只有 1,350 克,搭配 JARVISH 智慧系統平台為 216 克,整體重量也在合理範圍內,同時高整合的平台與組件也不會讓安全帽因為電子配件變的複雜。此外面罩與鏡片的上掀開關都位於中央,可單手掀開鏡片或是面罩。
原本的 Monaco EVO 即擁有相當優秀的進風與負壓系統,是故即便加裝 JARVISH 智慧系統也不能影響到,另外由於首發的 500 頂是在台灣,故具備抗菌材質的內襯設計雖維持歐規的偏大設計,但頭型則是由原本篇歐洲狹長頭型修改為東方人的偏方頭型,實際試戴尺寸比起台灣與日系安全帽感覺略大一點,不過眼鏡溝槽的設計良好,即便膠框鏡架也不會像國產全罩安全帽的眼鏡溝有略卡的感覺。
除了內襯的頭型設計外, Monaco EVO S 與原本的 Monaco S 相較下還改變了扣具設計,由原本的快拆扣改為結構簡單但卻是公認最可靠的雙 D 扣設計。
同時考慮到安全性, Monaco EVO S 也在安全帽後方、掀蓋面罩的下方具備反光條,在受到車燈照射時可做為警示之用;另外雖然 Monaco EVO S 由於為了風道與尺寸微縮,並未如幾款新式安全帽搭載內建墨片設計,但採用具備可感應 UV 的 Lumino 材質快拆鏡片,此鏡片的特色是當受到 UV 照射時才會變色,故不會因為不造成視覺影響的人造光源而胡亂變色,不過單價不低,單片要價達 6,000 台幣;而 JARVISH 表示,在募資達到目標後,會於鏡片內安裝防霧片扣具,讓消費者可選購防霧片使用。
雖然鏡片價格看似高昂,然消費者不用擔心的是畢竟 Monaco EVO S 是基於 Monaco EVO 設計,故無論內襯或是鏡片的扣具系統都與 Monaco EVO 可共用。
對於 JARVISH 來說,他們的核心技術在於智慧系統平台,此安全帽的平台為他們自行開發的 RTOS 系統,包括與藍牙等技術的溝通模式都是從頭開始撰寫,並非沿用既有的系統平台,此張電路足以控制雙相機,也具備 WiFi 、藍牙與 GPS 模組,亦能支援語音指令啟動功能,不過現階段技術並未全面解封印,例如現階段定位仍是透過手機的 GPS 定位,但未來會開放內建 GPS 功能。
此外目前在藍牙功能主要是搭配手機,雖可搭配導航機使用,但也並非所有導航機種都能連線,另外目前的多方溝通模式僅支援雙頂安全帽的通話,但允諾未來會透過系統更新提供車隊的多方通話功能。
目前的系統可允許 4 小時 2K 解度連續錄影運作,不過對於重車騎士可能會擔心還是不夠用,故在正式推出後會推出內凹的 L 轉接充電線(等於由安全帽內側延伸),騎士可藉外接電源線連接行動電源,使續航力更增加。
當然 JARVISH 的智慧功能不光於此,這套平台還內建有八軸感測器,萬一不幸摔車時,在感測器經 15 秒判讀確認摔車,可自動連線到手機撥打預設的緊急電話;此外搭配 JARVISH 的 app ,亦可進行行車路線的紀錄,分享,而在使用 JARVISH 錄製影片的過程中,也可用語音指令" HighLight "作為記錄時間點的註記,在觀看錄製影片時即可選擇 Hight Light 功能快速找到當初的註記,便於與朋友分享像測速相機、景點等。
另外 JARVISH 也透過雲平台進行雲備份功能,在錄製過程搭配手機進行連線,可將影片同步存取在記憶卡與雲端空間,另外雲端空間也具備抖動校正,上傳後的影片可更穩定、不晃動, JARVISH 目前所合作的平台是微軟,但他們也還在持續測試亞馬遜與 Google 的雲服務平台。
而為何並未考慮在鏡片上加入抬頭顯示( HUD )功能, JARVISH 認為目前在安全帽加入 HUD 有成本、技術與安全三方面的考量,目前常見的類 Google Glass 的單眼外鏡片顯示器在發生事故時危險性高,投射式在白天與強光下又會有無法顯像問題, JARVISH 本身還有一項正在進行專利爭奪戰的技術,但在確保專利前也還不會導入進行產品化。
JARVISH x LAZER 的 Monaco EVO S 只是 JARVISH 計畫的第一步,它們也不排除將這個平台用於其他領域,例如運動用頭盔、探勘應用等等,而他們也知道 Monaco EVO S 的價位還不夠親民,接下來也在思索推出以 ABS 射出材質的 3/4 安全帽的計畫,另外他們也與國外知名機車製造商接洽,未來有計畫攜手機車製造商打造與智慧電動機車資訊能溝通、達到人車一體的智慧安全帽。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