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這個名詞對於許多人並不陌生,穿著一身素色裝束,把臉矇住只露出眼睛,擅長在夜裡潛行,並且能使用各種兵器和暗器,必要時,還會使出奇妙的各種忍術。儘管現在忍者此一名詞,因為漫畫和動畫等等的改編,讓一般人對其印象有些改變,但大多數人仍然能夠在心裡頭刻畫出傳統忍者的模樣。
而忍者這項元素,也很常被用來製作遊戲,早期的任天堂FC紅白機,就有不少款以忍者做為主角的遊戲。今天先為大家介紹幾款早期的作品。
在台灣剛開始流行玩任天堂時,由於卡帶譯名比較不統一也不嚴謹,因此對於好幾款同一主題的遊戲,常常會以XX一代、XX二代來給予稱呼,有四款早期的忍者遊戲,其實嚴格說起來不算是系列作,但卻被冠上「忍者一代」~「忍者四代」的稱謂。今天來幫大家詳細解說一下。
《忍者~魔城的冒險》(忍者くん 魔城の冒険)台灣舊譯:忍者一代
這一款《忍者~魔城的冒險》,應該很多人都有在任天堂FC紅白機上面玩過,不過相信大部份的人,就只對標題畫面那大大的「忍者」兩字有印象,其它的大概就忘光光了XD。其實此遊戲原本是1984年,由UPL公司先推出在大型電玩上,隔年1985年才由Jaleco移植到FC紅白機上。
遊戲的主角忍者君,是一位穿著全身紅色裝束,只露出兩顆大大眼睛的可愛忍者。使用僅有的武器手裡劍,在縱向捲軸的畫面上搭配跳躍以打倒所有敵人,不過關卡的變化度並不大,加上忍者君蠻脆弱的,所以大部份人應該一下就玩不下去了。
大型電玩版的遊戲畫面:
任天堂FC紅白機版的遊戲畫面:
《忍者茶茶丸》(忍者じゃじゃ丸くん)台灣舊譯:忍者二代
忍者二代這片,其實也是許多任天堂FC紅白機合卡裡頭的常客,其實它正確的名字叫做《忍者茶茶丸》,在1985年有Jaleco製作發售。主角茶茶丸跟上面介紹過的忍者君,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這兩個遊戲有一個設定:忍者茶茶丸其實是忍者君的弟弟。既然是兄弟,那長得相像也就不奇怪了。
這片作品並不是《忍者~魔城的冒險》的續篇,而是以茶茶丸為主角所延伸出去的作品。玩法也很像,茶茶丸主要也是用手裡劍做為攻擊武器,不過茶茶丸比較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可以使用忍術,叫出大蛤蟆來進行無敵攻擊,將敵人通通吃下肚。
遊戲主要是要救出櫻花公主,打敗邪惡的鯰魚太夫。關卡為每關固定形式,在橫向移動並分為四層的機關中穿梭,善用頂破天花板和踩踏的技巧,打敗所有敵人,救出公主。
遊戲影片:
《忍者哈特利》(忍者ハットリくん)台灣舊譯:忍者三代
看到這個,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吧!忍者哈特利已經是大家所熟知的卡通角色,當初在1986年由Hudson改編成為遊戲,於任天堂FC紅白機上面登場。遊戲裡頭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獅子丸、新藏、影千代,和煙卷等等。
遊戲內容,玩家需要操作哈特利,不停地打倒敵方的忍者,收集捲軸,才能夠累積忍法的數量,利用忍法度過關卡的各種難關。而忍法的種類相當豐富,很多都是在卡通裡頭見過的忍法,像是鼯鼠飛翔、水上行走、隱身術等等。
此遊戲的難度不算低,因為哈特利的操作性其實不高,所以很需要忍法的輔助,如何順利累積忍法並使用它過關斬將,就成了破台的關鍵所在。
遊戲影片:
《茶茶丸的大冒險》(じゃじゃ丸の大冒険)台灣舊譯:忍者四代
忍者四代,可能比較多人多它不熟悉,之所以會有「忍者四代」這個稱呼,其實是台灣本土的老字號出版社「華鍵出版社」的攻略本,將書名寫為忍者四代,後來大家就比較常用忍者四代稱呼之。
《茶茶丸的大冒險》,就是前作《忍者茶茶丸》的續篇,1986年由Jaleco製作發行,從此作開始,以茶茶丸為主角的遊戲出了一連串,並且將“忍者”兩字拿掉,似乎是想要與「忍者君」系列做個分明,未來會再介紹這些遊戲。
本作和前作的固定關卡不同,採橫向捲軸制,標準的動作遊戲,玩家需要操作茶茶丸在關卡間跳躍,收集各種寶物,並擊退敵人和怪物。敵人的種類增加,動作也變化許多,還加入了頭目的設定,每關都有不同的頭目角色在等待茶茶丸。整個遊戲的複雜度提升了許多。而呼叫大蛤蟆的忍法設定依舊還在。
遊戲影片: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