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émon GO》依靠的不是 AR,是與故事結合的「投入感」及「回憶」

by stoneip
2016.07.15 06:37AM
是《Pokémon GO》依靠的不是 AR,是與故事結合的「投入感」及「回憶」這篇文章的首圖
pokemon-go_2

《Pokémon GO》依靠的不是 AR,是與故事結合的「投入感」及「回憶」

遊戲是一個讓人充滿想像、化不能為可能的地方。《Pokémon GO》近日爆紅讓很多人對遊戲的未來產生想像,加上今年科技界對 VR 的吹棒,讓大眾再一次重視遊戲的未來。

根據Goldman Sachs 一份有關 VR / AR 的研究,整個產業的價值來到2025 年預估 Hardware 與 Software 的產值分別達到 450 億美元及 350 億美元,金額大得驚人,也難怪大家都往這個領域進軍。

那麼到底遊戲的未來是 VR 還是 AR 呢?兩者看來相似卻又有點不同,而 Forbes 近日一篇題為「『Pokémon GO』 Shows That The Future Of Gaming Is AR Not VR」就向 AR 投下一票,認為 AR 才是遊戲的未來。

【支持欣賞請按讚!您的 讚好是寫下去的動力!】

VR 或 AR 只是遊戲的載體

遊戲的未來確實是 VR 與 AR 嗎?在技術前,石先生覺得我們經常誤會了一件事情,就是遊戲的顯示方式與規格等可以吸引玩家,獲得成功。

唯不論是家用遊戲機、手機遊戲、2D 顯示、3D 顯示、VR 或 AR 均是載體而已,真正吸引玩家的始終是遊戲本身,唯有遊戲本身才能夠滿足玩家,讓玩家得到滿足感。

這也就是為什麼 Oculus Rift 雖然不願意,但還是默默拿掉了對 HTC Vive 的 VR 遊戲封鎖限制,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夠遊戲。玩家得物無所玩,無法滿足也就會放棄並導致硬體銷售放緩。

《Pokémon GO》官方宣傳短片

玩家得到滿足的是投入感

《Pokémon GO》吸引之處並非 AR,而是 Pokemon 故事本身就有拿著精靈球抓寵物小精靈的情節,玩家享受的是代入故事當中,感受故事中主角拿著精靈球訓練小精靈與別人對戰的情節。讓玩家得到滿足的地方不是 AR,而是「回憶」「故事」「投入感」。

反過來說《Pokémon GO》如果沒有 AR 加持會紅嗎?沒有人敢說肯定,但也不會太差,畢竟《Pokémon》本來就累積了一定的粉絲與角色,即使單純推出《Pokémon》手遊,讓現家能夠尋找、交換與對戰也能產生一定風潮。

AR 的出現讓《Pokémon》這個虛擬故事跑進了現實世界,加強了玩家的代入感,是充份發揮故事與 AR 的優勢。不過,這樣的搭配並非可以隨意複製的。

例如,我們如果把這種模式放進足球遊戲中,難道我們就每天在街上抓球員來訓練嗎?如果代入《龍珠》漫畫裡,除了在地球尋找僅有七顆的龍珠外,大家還可以做什麼呢?每個人都是撒亞人,可以通過鍛鍊自已參加天下第一武道會嗎?聽起來還可以,但與《Pokémon GO》能夠完全讓玩家代入故事有限大的差距,投入度也會有所差異。

the_division

爆紅不代表能夠持續

《Pokémon GO》掀起的全球瘋狂令人驚嚇,數據顯示其每日活躍量超過了 Twitter,並把低迷的任天堂股價拉升了 25%都讓人興奮。

《Pokémon GO》大熱讓不少人憧憬任天堂未來可以結合另一大熱概念 Offline 2 Online(O2O)通過實體活動中提供特別精靈球,讓玩家參與各類實體活動,成為銷售宣傳利器。

這樣的幻想當然合理,不過回歸現實的層面,遊戲的高峰與持續性沒有必然關係。如同年初曾經一碟難求的《全境封鎖》,雖然遊戲性不錯,但由於 BUG 與外掛等問題的出現,也就讓遊戲後勁不繼,流失 95% 的玩家,從最高點的113,877 滑落至 5,000 人。

石先生本身從來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集《Pokémon》,但在《Pokémon GO》大熱的情況下也有下載,並在僅有的開放時間裡成功捕獲一隻小精靈,唯接下來會否花時間訓練,對戰與否就是另一回事。

捕獲小精靈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訓練、對戰與課金與否牽涉的考量就更多,會否玩下去也是一個大問題,也許待《Pokémon GO》推出半年後再看一下活躍數字會比較實際。

2014 年的 Google 愚人節影片也許就是《Pokémon GO》的發源之處

《Pokémon GO》成功不在於 VR 或 AR,而是漫畫故事本身的吸引力,能夠讓玩家得到滿足,兒時回憶與投入感才是關鍵,VR 或 AR 都是偽命題。

從 NDS 到 Wii 至後來的amiibo 均告訴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任天堂與 PlayStationXbox 不同,他賣的不是遊戲平台,他賣的是故事、角色、回憶。它做的每一件事均希望玩家能夠投入到遊戲世界,所以遊戲的形式到底是什麼不重要,畫質是否最強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讓玩家享受遊戲世界,而這次的《Pokémon GO》也是相同的做法。

遊戲最重要的是「滿足」,內容最重要的還是「資訊或想法」,VIP 最想要的還是「服務」,其餘一切都是周邊配備不是重中之中。

【此文章刊載於石先生部落;標題:《Pokémon GO》依靠的不是 AR,是與故事結合的「投入感」及「回憶」;本篇文章為贊助內容;強制廣告:HisTrend.HK 給你不一樣的科技產品】

dwrUJkD.jpg

Stone IP 石先生

Stone IP

Stone IP 目前是自由撰稿工作者 + 社群網站經營,曾經於 Engadget 中文版工作八年之久,職至高級編輯。文章撰寫以貼近生活為主,內容以科技網路與旅遊紀錄較多。此博客瀏覽量已超越達到 1,300 萬。

部份文章內容乃公司贊助提供,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及感受,並不代表任何公司之言論及立場。如需協助或希望獲得更多有關產品資訊, 請直接聯絡該品牌查詢或∕和尋求相關專業意見。如從而引起任何損失或法律糾紛,本人概不負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