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初代 iPhone 為什麼要「滑動解鎖」?就是要避免你屁股自己打電話啊!」中,我們已經知道蘋果為什麼要設計滑動解鎖。
但對於只是一個解鎖畫面,卻要佔據使用者體驗的「首要工作」卻不能做任何其他事,這對於蘋果來說顯然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蘋果認為鎖定畫面應該要能在做更多的事情,因此後來蘋果在 iOS 5 時增加了一個相機按鈕,讓你可以在鎖定畫面中直接利用這個按鈕來啟動相機,不再需要解鎖螢幕之後再到桌面上尋找相機按鈕。
>>你以為蘋果的故事都像新聞說的那麼簡單嗎?讓陳寗帶你探詢蘋果神秘的「歷史本文」!
請幫陳寗說科技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這個設計讓 iPhone 桌面上的「相機圖示」瞬間變成多餘的存在,因為大家開始直接在鎖定畫面上開啟相機,而不再需要使用桌面上的相機圖示來啟動拍照功能。
不過 iOS 5 的相機按鈕原始設計是必須連續按兩下 Home 鍵才能叫出來,跟連續按兩下 Home 鍵叫出音樂快速控制按鈕(如上圖)是同樣的事情。不過對於希望拿起手機就能直接拍照的人來說,這種多餘的設計對於使用者來說還是太不方便了些,而且 Home 鍵容易壞掉的傳聞也讓這功能一點都不親民,因為大家根本不太敢用!
上圖:iOS 5 進化到 iOS 6 時將原本要按兩下 Home 鍵才會出現的相機按鈕變成常駐按鈕
因此到了 iOS 6 時蘋果又做了一個改變:讓相機按鍵常駐鎖定畫面的右下角,只要按著他往上滑動就能開啟相機,就跟快速啟動那些鎖定螢幕上的通知訊息一樣,都是直接屬於滑動鎖定的延伸,直接按著要啟動的框框滑動就能開啟。
至此,使用者由左往右滑動能解鎖手機、由下往上滑動能啟動相機、按著訊息滑動以開啟訊息(或 Email)成為 iOS 鎖定畫面中的三大快捷啟用功能。
從 2007 年發表第一代 iPhone 到 2013 年發表第七代 iPhone 5s 的六年間,所有 iPhone 使用者早已習慣了利用滑動解鎖的方式來啟用手機,即便設定了密碼,也是要在滑動之後再輸入密碼來解鎖。但到了 2013 年,蘋果一次性的對 iPhone 做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 推出全新設計理念「平面化設計」的 iOS 7 以及配備 Touch ID 指紋辨識系統的 iPhone 5s。
上圖:左邊 iOS6 的 Game Center 採用類似賭桌綠色植絨的仿真設計,右邊 iOS 7 則是完全抽象的極簡設計
iOS 7 顛覆了過去 iOS 的仿真設計,將那些模仿真實世界質感,像是金屬、原木、綠色不織布桌墊之類的介面設計通通拿掉,改成當初砲聲連連、甚至讓眾多網友質疑 Ive 美感有問題的平面化極簡設計。
不過從今天修改四版之後的 iOS 介面來看,全新的設計也確實倚靠新 iPhone 的高圖像運算能力帶來了很好的介面質感表現,以結果來說當初的改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從塑膠 Mac 進化成鋁合金 Mac 一樣,時間總是能證明蘋果的正確抉擇(當然也能證明失敗選擇,就像 Apple 印表機那樣)。
上圖:iOS 7 一登場就用「被取消掉的滑動方塊」震懾全場 —— 蘋果更改設計理念了!
而在這一系列的改變中,最先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被取消的滑動鎖定方塊。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新的設計中,iOS 7 拿掉了手指按著滑動的鎖定方塊,改成直接把手指壓在螢幕下緣往右滑動,而原先按著往上滑動的相機啟用按鈕則改成了右下角的相機小圖示,雖然一樣是按著往上滑動以啟動相機,但過去那「看起來好像真的有按鈕」的仿真設計也隨著平面化一去不復返了
上圖:當時大家只在意 iOS 7 的新設計到底好不好看,天曉得居然會為滑動解鎖的死亡埋下伏筆
一直到這時,大家看到的主要還是集中在「平面化與仿真設計孰優孰劣」的議題上,殊不知 iOS 7 以與 iPhone 5s 推出後所帶來的「鎖定畫面快捷功能」與「Touch ID 解鎖」,卻默默地開啟了滑動解鎖的死亡倒數。繼續閱讀:2013 年 iPhone 5S+iOS 7 連袂推出,新解鎖與新介面讓滑動解鎖壽命只剩三年!
>>你以為蘋果的故事都像新聞說的那麼簡單嗎?讓陳寗帶你探詢蘋果神秘的「歷史本文」!
請幫陳寗說科技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