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昨日正式在台宣布 ZenFone 3 的推出,稍早也取得與正式版應該是差不多的工程版本進行試玩; ZenFone 3 的外型相較前兩世代的 ZenFone 將產品定位提升不少,也從原本緊密與當初試圖切進手機市場的 Intel 配合,轉向與在手機領域更強勢高通合作, ZenFone 3 不僅是新的產品線,也顯示華碩手機正進入轉型期。
前兩世代的 ZenFone 所針對的市場是鎖定在入門與中價位機種,即便是 ZenFone Zoom ,也仍訂於 16,990 的價位,但此次最高階的機種 ZenFone 3 Deluxe 入門款價位就已經要價 15,900 、頂規 256GB 版本甚至達到 24,900 元,也可視為華碩試圖藉由 ZenFone 3 系列的推出提升其品牌在手機業界的市場定位。
右為 ZenFone 2
回到 ZenFone 3 身上,此次 ZenFone 3 與最開始宣布的規格大致相近,不過螢幕尺寸則追加了此次所拿到的 5.2 吋,或許可解釋為在亞洲華人市場之外,歐美與日本市場能一手掌握的 5.2 寸還是較為吃香吧?
ZenFone 3 擺脫先前的塑料質感,改以金屬中框設計,而較無處理器過熱疑慮的 ZenFone 3 的機背則採用 2.5D 玻璃,與正面的 2.5D 玻璃呼應;此次的中框處理方式近似於先前 ZenFone Zoom 圓弧邊框搭配鑽石切邊設計,使視覺上的螢幕邊框顯得更窄一些,不過相較同為 5.2 吋的 Xperia Z5 則還略寬一些。
由於採用 2.5D 玻璃,同時加上相機、閃光燈與感測器配置的關係,有一種三星 Galaxy 近期機種設計的相似感(少了 0.5D 的玻璃...?),不過鏡頭下方的長條形指紋辨識器設計算是可用以快速區別的象徵性設計;另外音量按鍵從 ZenFone 2 的機背回到傳統位於與開關同側,同時也加入同心圓髮絲紋處理。
整體的組裝品質相較 ZenFone 2 有明顯的進步,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程機的關係,記憶卡與 SIM 卡抽屜的邊框有奇怪的彎曲,而烤漆的色澤比起邊框也更偏黑色一些,希望正式出貨的機種不會有這些狀況。
此次 ZenFone 3 所選擇的處理器為高通新款中階應用處理器 Snapdragon 625 搭配 3GB RAM ,雖然發表的時間較 Snapdragon 650/652 晚,不過產品定位則為 Snapdragon 617 的製程、網路與多媒體技術升級版本。 Snapdragon 625 採用高時脈群組為 2.0GHz 之 8 核心 Cortex-A53 ,搭配 ASdreno 506GPU ,螢幕顯示輸出則僅有 Full HD 。
效能表現如上,另外安兔兔可能當初筆者在初次使用登入帳號後,選擇從先前使用過的手機進行 app 安裝,導致安兔兔將機種誤判為 Xperia X Performance ,請無視上面的敘述;總之這款應用處理器效能大概就是合乎日常使用,不過重點在於整體性能表現仍優於 ZenFone 2 所採用的 Atom 。
系統介面是華碩的 ZenUI ,手中的工程機所搭載的系統版本為 Android 6.0.1 ,而此次華碩將音樂播放軟體也改為 Google Music ,不過仍可藉由推薦軟體的功能安裝先前 ZenFone 系列預載的音樂 app ;此外音效的調整仍為獨立的音樂魔術師 app ,並未如其它品牌將此設定整合到音樂 app 或是系統選單內。
系統介面持續使用華碩的 ZenUI 3.0 ,整體使用體驗與介面可更換功能大致與 ZenFone 2 相差不遠,主要提升了視覺效果,另外也依照慣例預載多款軟體如遊戲、電子書等,但這些附加軟體多數都可移除。
這次 ZenFone 3 依舊主打相機的功能,不過與 ZenFone 3 Deluxe 、 ZenFone 3 Ultra 不同的是主相機並未是高畫素版本,而是 Sony 的 IMX298 16MP 感光元件,但搭配 6 片 4 軸防手振光學鏡片,在錄影時則具備 3 軸電子防手振。另外由於此張感光元件具備焦平面向位對焦技術,搭配雷射對焦後構成三重對焦系統。
此次 ZenFone 3 主相機的雙色溫閃光燈上方還有一顆圓形的小點,這並非閃光燈,而是一顆環境色溫感測用的 RGB 感測器,這顆感測器可藉由分析環境光線與色彩,藉此作為白平衡演算的參考,在混合光源下更容易得到正確的白平衡。
HDR On
HDR Off
在對焦體驗方面, ZenFone 3 相較 ZenFone 2 是進步相當多的,拜三套系統混合所賜,無論是望遠或是廣角端的對焦速度與精度也有顯著提升。此外由於支援全時 HDR ,也可在拍照前預先看到 HDR 後的效果,有助於判斷是否要開啟 HDR 。
此次 ZenFone 3 無論外在或室內在皆有明顯的提升,但也反應在產品售價上,對消費者接受度也是相當大的挑戰,畢竟先前不少購買 ZenFone 的消費者是看在台灣品牌與相當經濟實惠的價格而買,不過此次 ZenFone 3 系列把起價往上提升一個層級,雖不能排除華碩還會像先前推出更低價機種的模式,但初期來說入門門檻變高了。
另外的狀況是先前的 ZenFone 在產品可靠度一直是硬傷,雖然此次 ZenFone 3 在外在的質感與內在的使用體驗確實提升,不過短時間內還是無法證實產品可靠度,在產品價格提高的同時,也會讓消費者更重視產品可靠,只是這短時間也無法驗證。
不過 ZenFone 3 與先前的機型比起來真的是全新的局面,全新的整體質感、全面導入高通的平台,以及整體向上提升的價格,華碩能否藉這波全新的機種擺脫被定位在主攻入門市場品牌的情況?筆者覺得華碩此次的重點在於能否洗刷先前產品可靠度不佳的陰影了。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