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的「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在6/29第二天課程以「宣傳影片的腳本分享及案例分析」為主題,全天課程也邀請到Legna Studio負責人蘇鈺婷、癮科技編輯裘莉,以及致理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講師-吳國禎擔任講師,同樣是吸引滿滿的學員參與,以下就來看看當天三位講者分享的精彩內容吧!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DAY2講座早上首先登場的是Legna Studio負責人-蘇鈺婷,以腳本企劃為主題要與大家自身經驗。
▲蘇鈺婷強調在製作影片前,必須先釐清為何要製作做影片,或思考有沒有比影片更好的表現形式(例如以文字、圖片或影像),以及產品影像化的元素有哪些;另外她也引用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偉大的領袖如何鼓動行為中提到的黃金圈理論來加強論述。
▲確定要製作影片後,當然要搞懂製作影片流程,包括有前期調研、企劃大綱、勘景與選角、拍攝腳本、剪接腳本、後製…等階段。其中企劃又包括尋找題材、文本製造與溝通協調三大部份,最重要的是要能以一句話說出你的故事;至於拍攝腳本與分鏡中,像是每件事都要賦予影像、旁白/對白要有驚喜…等原則也很重要。
▲另外蘇鈺婷也透過播放知名集資影片「金萱字型」,以及「樹蠟筆-遇見一顆樹」兩隻影片與現場學員互動,希望大家把觀影心得集結起來,也更能感受到影片欲傳達的精神與目的。
▲下午率先登場的是癮科技編輯裘莉,要與大家分享的主題為「手機也能拍攝好畫面」。裘莉破題即指出影片與照片最大差異在於,影片則能以連貫多張呈現,一次達到視覺、故事與聽覺全方位表達的境界!因此影片前七秒鐘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這七秒內容將決定是否留住觀眾的視線。
▲雖然拍攝器材很重要,但裘莉強調「光」才是攝影的本質,若預算不夠只要留意一些小技巧,即便是低階的土砲器材也能派上用場。至於要如何拍出好的畫面,裘莉現場也分享了包括俯視仰角視角、遠中近景、前景背景安排、視覺焦點設計、光線對比…等各種情境的拍攝小技巧。
▲至於好的影片怎麼拍呢?則牽涉到運鏡手法(Pan/Tilt/Zoom)、鏡位變換(Long shot/Mid shot/Close up)、順接跳接、影片變速、音樂創造情境…等原則。
▲裘莉另外也簡單提到拍攝前期、現場等應該要留意的細節,最後也不忘強調光才是攝影的本質,儘管攝影器材會決定畫面質感,但紀錄的人將賦予影片靈魂,重點還是拍影片的那顆腦袋!
▲壓軸登場的是致理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講師-吳國禎,要從「剪輯工具上手」角度與大家分享製作影片的經驗。
▲吳國禎認為要拍出好的影片就要有好的故事、好的構想,而分鏡是把你腦袋中的畫面記錄下來, 讓你實際作業時不要疏漏的工具,所以你看的懂,拍的時候可以檢查有沒有漏掉。 簡單的說:可以劃掉的就是好分鏡。
▲吳國禎提到雖然拍影片器材與方式選擇很多,但大多必須與現實面妥協,若想節省預算,一開始必須先評估出自己能執行的部份,如果想要全部都自己做,在時間上以及執行成果不見得能夠達到你的預期效果。另外通告單當然也要在拍攝前擬定出來,能夠多一分準備總是比較安心。至於透過 RED Camera 的素材示範剪輯、調色,讓大家理解電影級攝影機所能夠提供的影像寬容度的差異,一分錢一分貨。透過免/付費音樂、素材網站,比較製作流程、耗費的時間讓大家評估在不同的專案該用哪種形式執行。
▲吳國禎也推薦了幾套影片剪輯軟體,每一套都各有特色,使用者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外也現場示範了Adobe Premiere軟體包括目錄規劃、檔案移動、資料保存、序列操作、特效控制、轉檔…等操作上技巧,將這些小撇步學起來,製作影片時就能省下不少寶貴時間。
以上就是「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第二天的活動報導,第三天活動緊接著將在7/27展開,當天課程會以「創業的賽局遊戲:行銷ROI」為主題,同樣將邀請到許多厲害的講師與大家分享,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你或許會喜歡
有了這張卡,國外旅遊無限上網吃到飽
2016 最新八款 iPhone 隨身碟測速大 PK!下手購買之前一定要看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