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在1996年N64主機發售開始,其電玩龍頭的地位就不若過往,堅持使用卡帶ROM的後果,就是被新菜鳥Sony的PlayStation給一路壓著打。但,儘管在家用主機上失去了領先,在掌機的市場上,任天堂的Gameboy依舊是一直遙遙領先所有競爭對手。
不過在掌機市場也不是完全西線無戰事,對手SNK的Neo Geo Pocket和Bandai的Wonderswan推出時,其硬體規格都比Gameboy強上許多,雖然它們都沒有強力的軟體做後盾,以致於完全無法撼動任天堂在掌機市場的佔有率,不過任天堂也知道,光是靠現有Gameboy Color等級的遊戲,很難一直吃定所有玩家。
為了擺脫長久以來,任天堂的Gameboy遊戲總給人強烈的點陣圖元素風格,任天堂在2001年3月21日,任天堂終於推出了Gameboy的後繼機,一台有著強大性能的超強掌上型主機,它的名字就是「Gameboy Advance」,簡稱GBA,開賣時的價格為日幣$8,800圓。
▲既然是任天堂出品,瑪利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任天堂第一台使用32位元CPU的主機。
從8位元躍升至32位元,遊戲畫面的風格大有轉變
Gameboy Advance(簡稱GBA)是任天堂第一台採用32位元CPU的掌上型主機,從8位元的Gameboy直接跳到32位元,代表硬體能處理的圖像效果更多,在當初發售之前的展示畫面,讓玩家不禁讚嘆連連,這真的是掌上型主機的畫面嗎?幾乎和超級任天堂的水準不相上下了。
的確光看CPU的性能,GBA確實可以很容易地將超級任天堂上面的遊戲都移植過來,但GBA的螢幕解析度僅有160 x 240 pixels(超級任天堂為512 x 224 pixels),且受限於硬體大小,按鈕沒辦法做得跟超級任天堂一樣多。因此有些需要較多按鈕,或是畫面解析度較高的遊戲,仍舊沒辦法完美地移植到GBA主機上。
儘管如此,GBA上面還是出了許多款曾在超級任天堂上頗受好評的經典遊戲移植作,例如:《超級瑪利歐世界》(Super Mario World)、《大盜伍右衛門2》、《太空戰士6》(Final Fantasy VI)、《龍戰士》(Breath of Fire)、《洛克人與佛魯迪》、《街頭快打》(Final Fight)...等等。
而且不光是超級任天堂等級的遊戲,有些在當時的次世代主機上所推出的遊戲,GBA也能夠做一定程度的移植,且遊玩度不減,像是在PlayStation上發售的《特魯內克大冒險2》、或是SNK的招牌《格鬥天王》(The King of Fighters)也曾出在GBA主機上(KOF EX系列)。
另外,活用GBA是掌上型主機的特性,有些遊戲卡帶本身,附加了一些特殊的裝置,例如GBA上著名的RPG《我們的太陽》,就在卡帶上加裝了一個太陽能感測器,玩家必須要在有太陽光的地方玩,才可以為遊戲裡的太陽槍收集足夠的太陽光能量;而2004年任天堂推出的《旋轉壞利歐工房》(Mawaru Made in Wario,美版名:WarioWare: Twisted),則是在卡帶的內部裝有旋轉感應器,能感應主機的旋轉程度,玩的時候必須將主機如同方向盤般旋轉,對應遊戲裡頭要你做的動作。這些都是掌機才能做到的特殊玩法。
▲多數人認為GBA的外型相當適合持握,按鍵位置都恰到好處。
直向改為橫向握持,配置與手感舒適度為系列最佳
GBA和以往Gameboy最大的不同,首先莫過於外型,由直向的外觀改為橫向,讓整體握起來的感覺,就好像在拿超級任天堂的手把一樣舒適,大小和寬度、厚度、重量都不會相差太多,不論是十字鈕和AB鈕,以及L與R鈕,彼此間的配置都恰到好處,手大手小的人都能夠輕鬆地遊玩,這也是為什麼時至今日,還是有許多玩家認為,GBA的手感是玩起來最舒服的一台掌機。
受GBA的影響,後期任天堂的掌上型主機,除了GBA SP之外,也都改採橫向的造型。包括NDS(Nintendo Dual Screen)、N3DS皆如此。
▲窩在被窩打電動應該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GBA大概是史上照明周邊最豐富的掌機了。
GBA螢幕過暗眼睛快脫窗,周邊照明晚上也不怕
只是說到螢幕,就一直是Gameboy系列的主機最大的致命傷。初代的GBA主機採用反射性的2.9吋TFT液晶螢幕,雖然發色數可以達到32,000色,不過玩過的人應該都曉得,這種反射型的TFT螢幕,必須在光源很充足的環境下才有好的效果表現,反之就意味著,若你想要偷偷躲在棉被裡頭玩,要是沒帶著一支手電筒,是根本看不到的。
於是乎GBA也走上了傳統的「照明」之命運,關於照明的相關周邊產品大概是最豐富的一代,小型蟲燈、外接照明燈、可安裝在主機上蓋式的放大鏡+燈...等等,能想得到的照明方式幾乎都出爐了。有時候回想起來,這樣的暗螢幕依舊讓許多玩家玩得樂此不疲,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和現在擁有高清面板的智慧型手機相比,當時的GBA螢幕亮度,真的是被甩到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不過後期的改版機種GBA SP和GBM(Gameboy Micro),都把螢幕的缺點給改善了,GBA SP前期機種採用的前置燈光,讓照明看起來好一點,後期的GBA SP和GBM,則是都採用背光式液晶螢幕,讓遊戲畫面既明亮,顏色飽和又鮮豔。完全將GBA遊戲的畫面發揮至最高境界。
有許多狂熱玩家,為了享受初代GBA的舒適手感,以及明亮飽滿的遊戲畫面,都會自己動手將初代GBA的舊TFT螢幕模組更換掉,改成高亮度的背光螢幕模組。當然,若你並不是非常在意手感的人,其實買一台NDS或是NDSL,也是能夠達到同樣效果的。(兩者皆向下相容GBA遊戲)
▲GBA最不可思議的是,竟然可以跟Game Cube連動,還能下向相容GB與GBC。
向下相容GB與GBC,而且還可以和Game Cube連動
任天堂在推出Gameboy Color(簡稱GBC)的時候,就可以向下相容舊Gameboy(簡稱GB)的卡帶,而在推出GBA的時候,任天堂也沒有忘記前輩,直接就可以向下相容GB和GBC的遊戲,無須透過任何的轉接裝置。
之所以能做到向下相容,是因為GBA裡面另外內藏了一顆8位元的CPU,因此得以支援以前的遊戲,而且GBA感應到插入的遊戲為GB或是GBC平台的遊戲時,會自動調整畫面寬度,玩家可以自行選擇是要正方形螢幕,還是放大到跟GBA螢幕一樣大的寬螢幕。且GB的單色色系有4~10色可以自由更換,不一定只能選黑白。
在GBA初期的遊戲不多之際,向下相容的支援,讓剛購入GBA的人得以有更多的遊戲可玩,對於想購入新機的人無非也是誘因之一,且可以隨時回味。
而在GBA發售後的半年,任天堂的新家用主機「Game Cube」(簡稱GC)發售了,既然是在GBA之後才發售的主機,而且又身為同一家廠商,有了過往N64的經驗,想當然爾,GBA當然也可以和GC做連動。透過專屬的GBA連接線,可以將GBA和GC連在一起,連動的玩法有很多,例如像《薩爾達傳說~風之律動》裡面,可以將GBA與GC主機連結,此時GBA會成為第二個副螢幕,做為2P協力角色,螢幕可以呈現地圖等圖示,告訴玩家哪裡有寶物。而如果想要收集完所有隱藏寶物,也得靠GBA的連動才能達成。
其他會用到連動玩法的GC遊戲還不少,像是《薩爾達傳說~四人之劍》、有名的《動物之森》系列、《牧場物語》、《神奇寶貝》、《銀河戰士Prime》等等都有,對於同時擁有兩者的人而言,可以一直享受在交叉遊戲的樂趣中。
▲GBA SP造型相當奇特,那摺疊設計現在看起來還是很棒。
GBA SP折疊好攜帶,GBM體積雖小但螢幕卻是NO.1
前面有說到GBA的改版機種有GBA SP和GBM(Gameboy Micro)兩種,GBA SP在2003年的西洋情人節發售,初始價格為日幣$9,800圓,和GBA最主要的差異,第一個是又將橫向的造型改為縱向,不過這是為了要讓機體可以折疊的原因,折疊之後的GBA SP體積很小,非常容易攜帶。不過也犧牲了握持的手感,較GBA差一些。另外,電力來源改為內建鋰電池,不再使用3號電池,想玩就必須乖乖地用充電器把電充飽。
第二個則是螢幕增加了前置的光源照明,開啟時,可以在暗處遊玩主機,不過前置光源畢竟只能說是堪用,效果上依舊不如背光的液晶螢幕來得要好。因此後期在歐美推出了機體編號AGS-101版本的GBA SP,搭載的螢幕模組就是背光式的,前面也說到其效果非常好,遊戲畫面明亮顏色也飽滿,這個版本的機型至今在二手市場上,依然是居高不下。
▲Gameboy Micro取消相容功能,使得尺寸大幅縮減,也是有趣的老掌機之一。
2005年發售的Gameboy Micro則是一款非常不錯的Gameboy Advance系產品,GBM取消了向下相容GB和GBC的功能,主機尺寸非常迷你,大約只比一張名片再寬1公分而已,且採用高清的背光螢幕,畫面非常清晰,可以隨身放在口袋裡,想玩時就掏出來打發時間,非常方便的一部主機,而且其面板可以自由更換,上市時推出過許多款式,花樣非常多。
只可惜GBM推出的時候,任天堂已經於2004年推出了新版的掌機,也就是初代的NDS(Nintendo Dual Screen),導致於GBM的銷售量並沒有很高,但在二手市場上是非常搶手的主機,有許多收藏家趨之若鶩。
Gameboy Advance從2001年推出以來,其實在掌機市場非常活絡,一直到2006年底為止,都算是GBA的活躍期,儘管任天堂自己在2004年推出NDS,有點打到自家的市場。不過GBA還是有優秀的作品出現,例如《地球冒險3》(Mother 3)、《節奏天國》(Rhythm Tengoku)等等。
雖然任天堂曾經說過「NDS系列並不是Gameboy系列的後繼機」這樣的話,不過自NDS發售以來,也將近12年了,從NDS換到3DS,任天堂也都沒再用過Gameboy當做掌上型主機的產品名稱,一般而言,大家也已經認定DS系列的掌機就是Gameboy的後繼機種。而目前看來,任天堂的下一代新掌機,恐怕也與新家用主機「NX」有關係,Gameboy這個詞,就把它好好放在心中當做經典珍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