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

2016.06.29 09:01PM
是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在今年 Computex 發表了基於第四代 GCN 的 Polaris 10 顯示卡新品" Radeon RX480  ",強調不僅是新架構,也在命名有了新方式,同時也希望能為此級距的市場奠定新基準,鎖定超越 Full HD 遊戲體驗與 VR ,其中 4GB 版本號稱 199 美金起跳,似乎有著要與競爭對手爭奪萬元內高效能顯卡寶座的意味,同時設法把 VR 電腦整機的價格壓低到 800 美金以下。

de47e11c105194620abf8b1488811f7e

AMD 此次重新定義顯示卡命名,是希望更進一步簡化產品線,故目前 Polaris 系列的三張 GPU 不再像先前還有再型號前方以 R9 、 R7 以及結尾有分 X 版本與非 X 版本差異, RX480 是此次 AMD Radeon 品牌形象重塑的第一款產品,也意味 AMD 對其寄予厚望。

14a4e9e656255325fee70369f3a1306d

第四代 GCN 架構首批產品鎖定的目標市場非以技術力展示的旗艦等級,而是鎖定主流玩家最能接受的價格帶,這也是 AMD 此次戰略的重點,根據 Raden Technologies Groups 負責人 Raja Koduri 的說法,他們希望藉由在消費者最能接受的價格帶,提供他們最佳的效能與耳目一新的技術,讓他們重新感受 AMD Radeon 的技術力,進而奠定 AMD 在玩家心中的形象。

這次 Polaris 可分為兩個產品線,分別是此次 RX480 採用的高階版本 Polaris 10 ,以及針對更主流市場的 Polaris 11 ,兩者的架構都是基於第四代 GCN 架構,雖在效能表現有所差異,但在多媒體與輸出方面都導入 4K 編碼與解碼,以及具備 DP1.3/1.4 HDR 介面。

3506a339520554f1b573f5025b1bafac

RX480 的 Polaris 10 晶片採用 Global Foundries 的 14nm 製程,於美國紐約州工廠生產,每個 GPU 具備一個控制器,管理 36 個運算單元,每個運算單元透有 64 個 Shader ,故總共有 2,304 個 Shader ,另外具備 4 個 ACE 、 2 個 HWS 、 4 個 Geometry Processor ,快取記憶體微 2MB L2 ,運算效能號稱高於 5TFLOPS ,記憶體控制器為 256bit ,考量產品價格定位仍是搭配 GDDR5 ,頻寬達 7Gbps ,提供 4GB 與 8GB 兩種版本, TDP 則控制在 150W ,搭配 6PIN 供電。

此次在概念上強調以大容量緩衝為重點,美個運算單元內都具備 16kb L1 Cache ,同時也支援 Native 的 FP16 與 Int 16 。

9f78645c9ded2ee11c4ac05db5dd654d

60db7599a3cb24071b4ba2bb860ce850

在技術上的重點則特別強調對於先進指令集以及多 GPU 的效能提升,例如針對 DirectX 12 與 Vulkan 的支援,對比 Direct X11 與 OpenGL 效能更有長足的提升 ;另外針對 VR ,導入 Asynchronous 技術,號稱可減少 5% 的掉格情況,其技術原理是透過在同一場景可進行多個視角(其實也就是 Viewport )的擷取方式,使 VR 內容不需針對雙眼的內容重複運算,一方面降低運算需求,也可避免雙眼內容演算落差。

4a90c7ee1301249521b536133504e7d0

8450ec72843ca237ff2c009a83eed417

此外為了提升記憶體傳輸效能與節電,此次支援 DCC 無損材質壓縮技術,可支援 0/2/4/8 倍之壓縮,最佳情況下可省下高達 40% 的記憶體傳輸電力。

f406919b4cdfa794f9cf10bff2f6ddd1

ee157dd12f03578352348ca00207fb51

7804e456a7d1d23d217e5dbf92cf33d7

另外,像是 DirectX 12 以及 Vulkan 都相當強調異質運算,尤其在內容相當重視即時性的 VR 體驗中,藉由 GPU 協助場警中物理內容的運算也相當重要, AMD 為了提升異質運算與影像輸出的反應,透過在架構中加入物理的 HWS 架構,可針對 GPU 現時間所需要擔任圖像演算或是異質演算進行即時性的中斷與切換,利用實體架構進行管理,以極短的時間使 GPU 切換工作項目,尤其對於 VR 體驗的影響更為明顯。

183f6a450c6c1010bb46c9c0dfd02d75

根據 AMD 的說法,相較於 R9 290 , RX480 提升了 15% 的效能,而相較可說是前一世代的 R9 270X 效能能耗比提升了 2.8 倍,這些提升不僅只是 14nm 加持,也包括微架構與遊戲內容的最佳化,物理設計的調整以及記憶體壓縮技術所帶來的優勢。

a92575faa88b9d994ca80f67c1291d68

a4b59eb645ee9a4f602ba858fe2c6d21

c14384eed090e052982392b5d24024e0

b7fad55acf93645d1d5e79179e6e5233

b82e7c5f6df7fe2ed40b20833e6a051c

06405272e7e44e327be4254ad1aa6a5f

視訊技術也一向是 AMD 的拿手好戲,此次 Polaris 已經完全捨棄類比輸出介面,專注於市場已經成主流的數位輸出介面,同時也導入先進規格的支援能力,主打支援 DisplayPort 1.3 以及 1.4HDR 規範,其中可藉由單一條 DisplayPort 輸出到 5K 60Hz SDR ,而 4K HDR 則支援到 96Hz 。另外也支援 HDMI 2.0b 介面與 AMD FreeSync 技術,目前市面上有達 28 款螢幕支援此技術。

b992676743cb902fb939ec4636924a84

04a2124b5bcabb1104ec4510b1dc9ed2

另一個重要的技術就是支援先進編解碼規格,此次 Polaris 架構可支援 4K 之 HEVC 與 VP9 以及 MJPEG 等規範,這對於接下來的遊戲族群是相當重要的,因為現行的串流輸出以及錄製遊戲影片的族群越來越多,藉由內建硬體編碼的方式可降低錄製遊戲的資源需求,而對於先進編碼的支援更可進一步減少硬碟的容量需求。

d8e6c223b5fa0f310e586dd48f595e4c

除了 GPU 的命名方式改變, AMD 此次甚至連管理軟體都捨先前的 Catalyst 名稱,全新的管理軟體改名為 Crimson ,此外也導入九項新的調整功能,包括 Crossfire 全局控制, HDMI Scaling 控制、色彩深度管理,全局能源管理控制、針對個別應用的顯示管理、快速雙顯示 Eyefinity 管理、快速 OS 啟動器以及 UI 語言設定。

f0135b7e35534224bc79ca937b5945b9

另外也要跟原本的官方超頻功能 OverDrive 說再見,因為 AMD 在 Crimson 導入全新的超頻功能 WattMan ,強調相較 OverDrive 更為直覺雨容易操作,同時也有更多細部項目可供調整,甚至可動態調節 GPU 時脈曲線、電壓曲線與風扇管理。

9c7584b4c0bb9096dcd56b12e57464e7

是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這篇文章的第23圖

2011a8c8d711de9b7ee5edb9d590fb88

fea7451df9c514cd6b9557a50c616464

公版設計的 RX480 長這個樣子, PCB 為 18 公分長,搭配散熱器約為 24.5 公分,預設的端子為三個 DisPort 1.3/ 4.4HDR 搭配一個 HDMI 2.0 ,散熱器遮罩下為鋁擠散熱片,雖然筆者並未拆除散熱器遮罩,不過由間隙中看到散熱片的面積不算大,而後方的鼓風式風扇直徑相較 NVIDIA GTX 1080 創始版的風扇小了一些,由於散熱片導熱效果與風扇直徑影響,全速運轉時聲音不算安靜。

是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這篇文章的第26圖

是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這篇文章的第27圖

註: VR 主機的基本門檻在此測試項為 4,926 分

65173d7b8a0d0c6206cb4d81da4d838f

是旨在為 4K 與 VR 遊戲奠定新基準, AMD Radeon RX480 正式推出這篇文章的第29圖

ab4edcb1542143f8f0f1d403477a84b7

501fcdfcb8af0e850365ceadff746b29

e6502b1605efe13ca12421f294676113

b374e2393344367ff4733c359acfcacd

313a581b3a3bcf4f459435acc4f42a50

7faf1783c756859e131e76d6c369bead

5691c90b71e2346688a0dbc09e1710ac

222c4cb1cbe69001d5fbbf78e1fc4e54

f6f865d3f690eb959798a57d43dec6a7

fd22997a8ad2d9fadfa2cc833343ec5b

1376452e262b617f6050a5397e5e12d0

3cfbf4d00e20dc1b9dd25f320f01941b

a5dd59065bfbc448c6520370f9d9a786

fb27fa55065d89f33169451a10be24a4

至於效能方面, RX480 的表現約介於 NVIDIA GTX 970 與 GTX 980 之間,在 3D Mark 的測試項確實是滿足 VR 需求,在 GTA 測試 2K 解析度以及開啟多數特效下仍有 40 張左右的表現,相較於價位接近的 GTX 970 則對於 Full HD 以上遊戲有著可選擇 8GB 版本的優勢(而 GTX 970 最被詬病的地方還是 VRAM 超過 3.5GB 後記憶體效能降低的問題),然現在的關鍵在於實際售價,另對於溫度還有風扇聲音較講究的朋友也建議選擇非公版散熱。

備註:光華商圈店家報價 8GB 為 8990 或是 10,190 元(更正是兩張不同品牌報價的 RX480 8GB ),感覺離當初 200 美金起好像有點落差...

你或許會喜歡

倒數一個月!Win10免費升級只到7/29

有了這張卡,國外旅遊無限上網吃到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