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 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把它與支付寶、PayPal 等小額支付劃上等號,台灣絕大多數的媒體、甚至包括財經記者等等,在報導這項議題時也大多將 Apple Pay 與這些小額支付相提並論。但事實真是如此嗎?Apple Pay 真的只是一種專屬於蘋果的小額支付系統嗎?
今天 WWDC 2016 蘋果公開了 Apple Pay for web 的使用細節,詳細說明了 Apple Pay 未來在電腦網頁上購物時的應用模式。這讓我想到,我似乎從來沒有好好的跟大家談過 Apple Pay 的事情,所以就藉此機會跟大家說說到底什麼是 Apple Pay,跟其他小額支付服務又有什麼不同。
--
還有什麼比看陳寗的蘋果評論更開心的呢?
請幫超級果粉「陳寗說科技」按個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Apple Pay 的運作原理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使用者直接將信用卡的三個重要授權訊息「卡號」、「有效期限」、「三位數安全碼」輸入 iPhone,之後在實體店面消費時,直接將 iPhone/Apple Watch 靠近店家的刷卡機(支援 VisaWave),就能透過 NFC 近場通訊進行刷卡,使用起來就像直接用 VisaWave 卡片靠卡感應一樣,只是 Apple Pay 多了「指紋驗證」這道保安手續。
當切換到行動網站、App 內部購物時,Apple Pay 則會直接將這些訊息自動傳送到刷卡中心去驗證,而 iPhone/iPad 這端同樣再次用指紋辨識來進行安全驗證。
那麼這跟一般的小額支付有何不同?
Apple Pay 從發表那天開始,就不斷強調「蘋果不會經手任何刷卡資訊與金流」,簡單地說,就是蘋果在 Apple Pay 的整個支付過程中,只會將你儲存在手機裡的卡片資訊送到刷卡中心去驗證,再從刷卡中心回傳刷卡結果,在這中間蘋果啥事也沒幹,唯一做的就只有提供一條渠道讓你把資訊傳到刷卡中心、以及利用 iPhone 的指紋辨識來確認你的安全資訊,確保信用卡不被盜刷。
因此從金流上、或是從支付方式來說,Apple Pay 完全不會預收任何的款項,蘋果在這支付過程中只負責刷卡資料傳遞,不負責任何金錢的流動。這樣的做法跟支付寶、PayPal 這種能讓你預先儲值金錢在帳號中的做法完全不同,我們習慣上的小額支付會預先跟你收儲值款項,例如支付寶、或是我們常用的悠遊卡都是如此,因此這些公司實際上握有龐大的現金流、也存在著公司倒閉就跟你的儲值金額說掰掰的風險。
但 Apple Pay 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新的刷卡方式,一種讓你不必再冒著把卡片交給店員、而店員盜錄你卡片風險,也不再需要擔心網路信用卡資料盜用(因為要指紋辨識才能刷卡)的全新做法。正如前面所說,實體店面的 Apple Pay 流程其實就跟你拿 VIsa 卡去感應刷卡沒什麼兩樣,只是中間多了一層「指紋辨識」的安全辨認手續而已。
Apple Pay 的技術說起來很簡單,因為他其實就是一個全新的刷卡方式,並不涉及任何「新」金流構想。
但對於蘋果、或是 Visa 卡等發卡公司來說,Apple Pay 卻是一項總投入人力超過一千人、耗時超過一年的全新技術開發,為的就是解決整個刷卡流程中「卡片授權金鑰(Token)」傳遞的安全性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初期 Apple Pay 只支援最安全的實體店面刷卡,後續才逐漸開放手機上的行動刷卡、以及今天 WWDC 2016 才正式開放的網站線上刷卡。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 Apple Pay 就是一種全新的刷卡方式,除了用法跟過去刷卡的習慣有點不同之外,整體而言他還是一種「線上刷卡」。因此對於線上購物網站來說,他們需要做的其實就只是跟蘋果、刷卡中心簽訂新的協議,將 Apple Pay 的功能建置到自己的網站就可開始應用,就好像台灣現在購物網站與歐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合作一樣,只要蘋果願意開放,使用上就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至於現在 Apple Pay 在電腦上要如何運作呢?
由於 Apple Pay 一開始就是利用 TouchID 作為身份識別,因此在電腦支付上,當你在電腦上按下 Apple Pay 按鈕時,你就必須從 iPhone 上的 TouchID 進行身份識別,確認之後才能利用 Apple Pay 支付款項。這個流程取代了過去我們必須拿著卡片對著電腦輸入卡號、再利用手機簡訊碼驗證的流程,雖然我們還無法確定這樣安全性是否更高(理論上是更高啦 ... 但總會有人不信任線上刷卡),但至少就整個刷卡流程來說,Apple Pay 無疑建立了更快、更便捷的付款手段。
當然,讓你不小心手滑購物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
註:根據癮科技好東 C 賣場的統計,有相當高最後反悔不買東西的比例源自於過度複雜的付款方式,因此可合理推斷當付款變成按下網頁按鈕、再按 iPhone Home 鍵就能完成時,在線上購物上的機率將大幅提升。
目前接受 Apple Pay 的購物網站主要還是集中在歐美國家,這與 Apple 推出的國家有關,畢竟能多個收錢管道(而且還是超容易手滑的 Apple Pay)絕對是電商們大大歡迎的事情。
目前 Apple Pay 支援的國家僅有下圖的九個國家(香港 ... 好吧,他是中國領土),由於推動 Apple Pay 牽涉到國家法規與政府態度(看看台灣的 Apple Pay 進度 ...),以及國內銀行接受發卡中心要求更新軟硬體的配合度,因此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將 Apple Pay 推到全世界去。但考量到 iPhone 在全球的高市佔以及普及後為蘋果帶來的巨額收益,我想只要蘋果一日不倒,Apple Pay 的進程就不會減緩。
最後我想大家一定會想問:既然 Apple Pay 無法透過儲值獲得巨額現金流,那麼蘋果推 Apple Pay 要賺什麼?
根據網上的公開資料,蘋果針對每一筆的 Apple Pay 刷卡都會像店家收取 0.15% 的手續費(信用卡發卡商則為 2%~7% 不等),針對美國較常見的借記卡部分則為每筆刷卡收取 0.5 美分的費用。目前蘋果光是自己的 App Store 軟體商店通路銷售額就高達 200 億美元,若這些金額通通藉由 Apple Pay 支付,那會有多少現金收入呢?
答案是三千萬美元(約九億九千萬台幣)。
光是 App Store 就能帶來如此巨額的現金收入,更何況其他的刷卡消費呢?因此我才會說,不管是從 iPhone 對於現金支付的影響力來說、或是對於蘋果自己的收益來說,Apple Pay 絕對會是蘋果最重要的前五大發展業務之一 —— 雖然不是小額支付、但卻又會對小額支付造成重大影響的新型態支付手法。
--
還有什麼比看陳寗的蘋果評論更開心的呢?
請幫超級果粉「陳寗說科技」按個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
你或許會喜歡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