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WDC 2016 發表會中,最新版 Mac OS 發表的過程裡用三分鐘帶過但可能是這次會展裡最重要的功能「Apple Pay On The Web」,就讓我們從網路購物最令人痛苦的一段說起...
在網路上買東西,如果透過信用卡結帳的話,到上圖這個畫面就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我們要一字一字的將信用卡資料輸入。如果刷卡銀行要透過3D驗證的話,會請消費者輸入一個密碼,但天殺的我從來不知道密碼是哪個,所以必須先從簡訊或Emai收到四位數密碼,填完後才能刷卡,這段期間任何一個流程有誤就會刷卡失敗。
大家想一下,如果在手機上買東西還要過這麼多關卡,買東西的興致就大減了!在中國因為有如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這些方便的支付工具,所以手機付款變得非常容易,但在台灣手機上買東西還是得過五關斬六將,非常痛苦。
這個問題交給蘋果來解決就會更加方便,因為擁有 iPhone / iPad / Mac 的使用者,都會有一組蘋果ID,而這個 ID 我們早已經綁了一張信用卡,為此才能輕鬆的購買 iTunes Store 和 App Store 各種方便的數位工具。也因為信任蘋果,我們才會放心的將信用卡綁在這個 ID 上,如果是阿貓阿狗的購物商城,我們才不願意輸入這些重要資訊。
蘋果想把這個「輸入蘋果帳號」就可以購買的方便功能,延伸到到處都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購買的服務,因此 Apple Pay 就誕生啦!但如果買一個東西還要輸入帳號密碼唧唧歪歪的,購買的方便性還是會下降,如果可以「一指購物」就完成,那不就更加方便,隨著 iPhone 5s Touch ID 指紋辨識功能(Touch ID 原理請點這篇文章)的誕生,就變成解決輸入帳密的最佳途徑,打造出「購物時掃一下指紋就刷卡完畢」的 Apple Pay 美好流程。
在去年包括美國已經開始上圖這種支援 Apple Pay 的讀卡機,Apple Pay 應用的領域也以實體店家為主,另外行動購物APP的開發者也可以整合 Apple Pay 使用,而台灣今年金管會也通過 Apple Pay 可使用,今年在實體店家都有機會可以開始透過 Apple Pay 消費非常方便。
說了這麼多關於 Apple Pay 的事情,蘋果發現了一個更重要的結果,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們在網頁上購物而不是在手機APP上,以 PCHome 24h 為例子,許多的消費者應該還是習慣在網頁上購買。因此 Apple 在今年的 WWDC 上發表了 Apple Pay on the Web 的服務,只要是商城都可以透過 Apple Pay 作為付款途徑,如上圖這個時尚電商,就可以點選「透過 Apple Pay 購買」的按鈕。
當消費者按下 Apple Pay 按鈕後,會出現一個消費明細單,這時候還沒真的消費,而是提醒你在蘋果行動裝置上確認。
如果你擁有任何搭載 Touch ID 功能的蘋果裝置,或者是 Apple Watch 都可以做 Apple Pay 認證,所謂的 Apple Pay 認證就是將指紋放在 Home 鍵上就可以,非常方便,這樣就確認結帳完畢!
目前支援 Apple Pay on the Web 的國家還不多,但這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將 Apple Pay 說得那麼好,但真正應用上卻有一個大問題,就是 Apple Pay on the Web 功能目前只支援 Apple Safari 瀏覽器,這不科學啊連 Mac 的大量使用者都用 Chrome,但卻不支援,使得 Apple Pay on the Web 這功能目前可能處於雞肋狀態。可想像的是 iPhone 上的瀏覽器應該是最佳的應用地方,但電腦上可就不容易了...
以癮科技經營好東西賣場和壞朋友兩個網頁型電商平台的想法來說,手機付款的不方便一直是我們經營方的痛,Apple Pay on the Web 應該是目前最好的支付模式,期待蘋果儘速將這個功能支援 Chrome 瀏覽器以及台灣地區,這樣以後真的就能手滑購物了,而不是手忙腳亂地輸入信用卡資訊和收不到驗證碼囉!
1 則回應
作者是不是搞錯了什麼東西?Apple Pay「不是」用你 Apple ID 綁定的信用卡來付帳。
Apple Pay 基本的概念就是把你的信用卡「虛擬化」,你在 Wallat 內加入一張信用卡,等你要刷卡的時候,你的 iPhone 就用 NFC 把自己「模擬」成一張 PayWave / PayPass 信用卡。
Apple Pay 和 Apple ID 綁定信用卡最大的差別是:Apple ID 是 Apple 拿到你的信用卡資料,然後由 Apple 向金融機關請款;你是先刷卡付款給 Apple,再由 Apple 和付款對象拆帳。而 Apple Pay 的刷卡資料則是直接送給金融機構,完全不經過 Apple 主機,直接刷卡給你要付款的對象,不需要再經過 Apple 一手。
Apple Pay for Web 也是同樣概念,先決條件是 1. 你的信用卡發卡銀行要加入 Apple Pay 體系 2. 你付款對象的讀卡機(實體 NFC 讀卡機、或電子商務負責處理金流的軟體元件)必須要依循標準 VISA/Master 規範。
換句話說,並不是 iOS 10 一上市你就能夠很神奇的在台灣網購網站用 Apple Pay 自動幫你填信用卡數字(如果你需要這個功能的話,請裝 1Password)。網站的前端 HTML 必須要修改成使用 Apple Pay 物件(現在也只有 Safari 支援),然後後端的金流軟體元件也必須更新。
以台灣超級守舊封閉的網路金融環境,只能說別妄想了。光是想要讓各家大站「去 IE 化」都不曉得要民國幾年才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