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2016 至今最強的新手機,好像各有説法,各廠也沒有一台手機能夠有壓倒性的競爭力。 Samsung S7 有人説沒新意、LG G5 的創新則有人説幻想要比實際好、HTC 10 有人則説回歸平實之路、Sony 也有人説不過是改了名字與外觀,即使是有 Leica 加持的 Huawei P9 也有人説不過是舊瓶新酒,更別説一眾看似來都差不多的中國品牌手機。 當自己與自己鬥的 iPhone 也需要面對銷量下滑,看來智能手機已經再一次來到樽頸位置。 智能手機剛剛出現的時候,各廠商先是鬥功能、鬥規格,然後是鬥介面特色與 Android 升級速度,再來則是相機像素與處理器,唯 Android 新版本的吸引力不如以往、Qualcomm 幾近雄霸處理器 SoC 領導地位,廠商與消費者好像都失去了突破的能力,大家都走進鬥「性價比」的舊路。 從規格鬥到價格,各廠商手機幾乎有一個基本格局,規格些微差異已經很難吸引到消費者。在各家廠商都不得不把手機拍照效果變成宣傳重點的時候,大家選擇手機又會根據什麼條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