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Pentax 甚至 Asahi 的老相機玩家期盼許久的品牌首款 35mm 片幅數位單眼相機 Pentax K-1 ,已在稍早在台灣舉辦發表活動,並且預計在明天起陸續交貨;對於 Pentax 老玩家而言,每年 4/1 愚人節的 K-1 忽然化為現實,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Ricoh Image 對於 K-1 的等級定位在與 Canon 5D Mark III 、 Nikon D810 同級,然而設計理念的出發點則是以 Pentax 死忠用戶的拍攝習慣為依據,以戶外風景攝影的需求為主要方針,故相機的設計重點在於小型化、可靠、耐用以及戶外環境使用的特殊需求。
K-1 的機身設計相似於目前的 APS-C 高階機 K-3 II ,機身稍微放大一號,但比起競品卻微縮許多,不過由於堅持視野率 100% 的光學五稜鏡以及鎂鋁合金機身,重量仍有將近一公斤,但搭配小型化的機身卻覺得相當可靠。 K-1 與 K-3 II 同樣未具備內建閃光燈,把位置留給光學五稜鏡以及 GPS 、 WiFi 模組。
Pentax 的機身設計過往重視以簡單的按鍵配置提供完整的功能, K-1 當然也不例外,基本的按鍵配置對於長年使用 Pentax 數位相機的老用戶並不陌生,但為了使機身操作性更強,在機頂 LCD 旁配置了功能快捷轉盤以及專屬的快速轉盤,讓使用者可更迅速的將一些常用功能進行切換,同時也不會增加機身按鍵配置的複雜度;另外此次把對焦點與十字功能切換鍵位置換到十字鍵上方,姆指也可更專注在常用功能的操作區域內。
另外, K-1 設計上的特色還包括全新的可翻轉螢幕機構,採用四軸壓感搭配翻轉軸,使得翻轉螢幕比起傳統的上下翻轉或是外翻設計除了角度更廣泛以外,最大的優點就是可在進行即時取景時使光軸與螢幕一致。另外,由於 K-1 強調可防塵滴與具備 -10 度氣候抗性,排線也用橡膠膜進行保護。
還有一個特色是操作照明設計,這個被某專業攝影網站說是很"丟臉"的功能,實際上是為了 Pentax 廣大的戶外攝影用戶所規劃,只要按下機頂的燈光鍵, LCD 面板背後、記憶卡插槽、接環卡口頂以及快門線插槽都會發出白光,對於在戶外夜晚拍攝的使用者,無論是找尋功能鍵、更換記憶卡、換鏡頭或是安裝快門線,都不用再瞎子摸象。
機身內部也是工程師在 K-1 投入大量心血的地方,例如小型化的感光元件五軸防手振機構,大型光學五稜鏡,此外為了減少反光板的面積與快門觸發震動, Ricoh Image 工程師採用多軸式浮動反光板設計,相較過往由單一軸點擺動的反光板,此設計多了連桿設計,使反光板不須那麼大的面積也可覆蓋感光元件外側,也由於反光板縮小,可減少轉接部分鏡尾較長的 M42 老鏡打版的狀況。
核心硬體部分, K-1 採用一張 36.2MP 的 35mm 片幅感光元件,搭配 PRIME IV 引擎,最高 ISO 可允許 204,800 ,同時承襲 K-3 所有的特色,包括元件除塵、機身防手振、自動水平校正與構圖微調等,且此次的防手震系統升級為五軸,可補償最高五階快門速度,另外可透過內建 GPS 進行星軌追蹤曝光,並且基於四連拍的超解像現在也可對應動態模式,不再受限只能拍攝完全靜態目標,也能拍攝微幅移動的物體。
至於對焦系統採用全新的 SAFOX 12 ,以 33 點(包括 25 點十字對焦)對焦系統,提供 -3EV 對焦(此次搭配的彩色測光器也支援 -3EV 測光),連拍最高為 4.4 張,另外此次就連取景用的穿透型透明 LCD 都還額外施加鍍膜提高近光量,使觀景窗更舒適。不過單純以對焦速度,現場體驗的感覺是不及 K-3 II ,但也可能與搭配的鏡頭有關。
而過去 Pentax 教有特色的是拍攝藍色與綠色的風景內容的獨特色彩風格, K-1 除了依舊提供豐富的色彩模式外,此次也強化人像拍攝需求,以即時場景分析系統對拍攝的情境進行色彩分布與色彩移動檢測,對於拍攝人像與景物時,可在保留膚色的自然色溫同時提供正確的環境色溫。
鏡頭群對於老 Pentax 玩家應該不是大問題, K-1 仍維持 K 接環設計,且同樣可針對老鏡頭進行校正,包括轉接 m42 接環搭老鏡也能正常測光,不過對於並未擁有全片幅鏡頭的 Pentax 玩家,除了幾款全新的 DFA 鏡頭外,搭配 DA 鏡頭時也可進行裁切模式使用。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