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稍早 NVIDIA GTC 2016 主題演講後,也到了 NVIDIA 今年展示區中的 VR Village 體驗新的內容,由於每個體驗者僅有 15 分鐘的體驗時間,筆者則是選擇了今年 GTC 大會中剛宣布的 Iray VR ,以及先前於 GDC 大會中展示、以聖母峰為題材的 Everest VR 兩個體驗。至於會場中也有提供 Oculus Rift 與 HTC Vive 兩種 VR 設備,但 Rift 的體驗項目較少且 Vive 也都有,故選擇這兩個專屬於 Vive 體驗區的項目。
先簡單敘述 Everest VR 體驗,這是一款基於 Unreal 4 Engine 的體驗,取景自真實聖母峰所拍攝的照片,並透過掃描方式將其進行 3D 化,同時結合光線追蹤、物理模擬效果,呈現以 3D 技術描繪的聖母峰,畫面真的是漂亮的沒話說,甚至在一些場景會讓大腦產生要掉落到山谷中的錯覺,但可惜的是體驗的方式仍是在空間中走到定點後轉換場景,互動性也不高,不過確實是證實了可以透過影像掃描的方式讓大自然的場景變成 VR 體驗環境,並結合物理模擬、光線,做出彷彿置身在真正聖母峰的錯覺。
至於 Iray VR 似乎有幾個不同的場景,同行的台灣媒體朋友體驗的是汽車的環境,而筆者則是體驗在一個採光良好的餐廳環境;不過兩個體驗的狀況並不同,汽車的體驗環境並不能走動,只能藉由場景切換變換不同的角度欣賞,至於筆者的餐廳體驗雖可走動但範圍比起傳統 Vive 體驗可移動的範圍小了許多。
筆者推測 Iray VR 是已經預先將場景的環境進行光線模擬,且體案的場景、材質等都不會變化,也不能切換光源,故其實是等同在一個已經演算好的沙盒環境內擷取不同視角的影像,故相較工業設計或是電影設計中的 Iray 不需要龐大的運算資源,也才能使這樣的 VR 體驗可以標榜是即時演算,且實際轉頭時也不像傳統工業設計的即時 Iray 需要重新演算時間。
雖然如此, Iray VR 仍需要耗費龐大的運算效能以及對 GPU RAM 的佔用,故今天展示的機器直接使用兩張先前發表的 Quadro M6000 24GB 版本,且工作人員表示相較其它的展示, Iray VR 展示需要較長的預先演算時間,故使用一台獨立的機器專門展示 Iray VR 避免體驗者需要等待。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