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零售版從開箱到取出所有組件動眼看

2016.04.01 03:08PM
是HTC Vive 零售版從開箱到取出所有組件動眼看這篇文章的首圖

總之感謝某國外媒體沒遵守 NDA 解禁時間的關係,今天一早就被找去看 HTC Vive 市售版本的開箱展示,其實整體設計與先前 Vive Pre 相差不遠,不過多了正式的包裝盒,當然也可讓消費者知道這個包裝內有甚麼東西。

42f3905108cefe19be623bb3894935e5

打開包裝後就是一張快速設定手冊,裡面主要是告訴消費者包裝裡面應該要有多少東西,還有兩個感測器該如何擺放才正確。

f60506f5f2ee74505ff0f001d7d15002

包裝內分為三個大區塊,分別是空間感測器、控制器以及頭盔;根據 HTC 的說法,這個包裝盒之所以設計得比較精緻的原因,還是希望當使用者要收納 Vive 時,可用一個漂亮的盒子好好的把東西依序放入。

c5ded3a98b7821a678b1692afec833dd

9141acb0a3152e3b529219814386b987

12d7d94104e9994cda479ca1b748b214

67bf6199baf25b2806ec2c70c8c811e4

413ad096b20737ff5b88898cc7ee194b

空間感測器的放置區塊內,當然就是兩個空間感測器,變壓器,以及底座,另外還有一條 15 公尺的連接線;兩個感測器皆在下方與後方分別有可以搭配攝影器材腳架的鎖孔,需要分別連接變壓器,而變壓器的線材針對感測器需要放在高處或是固定在腳架上,故長度也加長過;而底座則是給予家中沒有準備腳架的使用者,可透過底座把感測器放在櫃子上或是直接鎖在牆壁上,包裝內也有附贈攻牙螺絲供固定使用。而市售版與早期測試版除了外型最大的變動還是在於感測器連接方式,此次的連接線已經不再是必要,兩個感測器可用無線模式同步,除非家中無線信號干擾過重否則不需要搭配連接線。

29379c27c8a4cdd54e89415cf1a5f187

43cd9337730af190c327130606a3496a

04a1ac5f48b479e30aee6b20df8ed947

540305f5b13a322612e681297a0d6159

527fa66574de420d1f566dbbba0cf96f

233fdc1d0f5d237b01cb674a183c0bd8

至於控制器與 Pre 版本一致,按鍵也是包括後方的觸發鍵、握柄的側邊鍵、拇指的觸控板以及 Option 鍵,充電則是透過 microUSB ,包裝內也包括 USB 充電器與 microUSB 線各兩個,但筆者在想為何不給一個 2 埠 USB 充電器就好呢...?
 

64649b867e448a9448e7fa7c66a1235a

76ac55fdcca1e883839b66f9cc125d34

02d6f938a491a7b40f3875216e39342e

bf14ee7bf5f13e1621c0177896a33e8c

ee0511828ba569e9bcc3a543dc6d4916

45f6ceceff454da9770bbd9a2deaeece

5ded4c97cb78280339f87d5740cf7223

26b2e1545bf738359d5c102704266fae

頭盔的外型也與 Pre 版本相同,頭盔外側的凹槽清一色是感測器,只要兩個空間感測器接收到頭盔上其中三個感測器的訊號,就可進行空間資訊傳遞,所以頭盔上才會密布這麼多感測器;另外頭上的線材把三種輸入訊號線與一個音訊輸出線整理起來,但並未綑成圓形而是一排,先前有一位廠商朋友說早期的 VR 頭盔把這些訊號線綑成圓形後反而比這種做成一排的容易耗損,或許也是 HTC Vive 最後並未把訊號線整理成一條的原因。把頭盔前緣往外推出並往上推之後,就可打開上蓋,輸出入端子就在此處,假設線材耗損未來也只要購買線材及可替換。

091681403023be4893bf46dc932eee71

87a12254aedea42f09f9affaff02d346

ad206e78d60d27a4c26e9805a8bb8b7a

f4b40e9b1e69f60825b968bc0b82004c

9d98a9b7792828e2cabe59c5d57eb878

c7868ba9afb570a42e1752434ab94818

頭盔設計也強調針對人體工學經過多次調整,目前的固定方式很像運動用的頭盔設計,左右與中央收束帶都可藉由魔鬼氈調整長度,而中央收束帶讓線材穿過的地方也刻意設計成 Vive 的三角形標誌;另外眼罩的海綿為可替換設計,畢竟海綿本身就是耗材,考慮帶配戴眼鏡的使用者, Vive 的眼罩海綿也有預留眼鏡溝槽,包裝內還備有寬臉與窄臉兩種海綿,使用者可依照臉型更換。此外,市售版的頭盔支援藍牙功能,可用於搭配手機配對,當遊玩到一半時有來電,可直接使用頭盔通話,故頭盔下方也有一個隱藏式麥克風供收音。

03f6be5d8256877ff0b7874b0b7bec56

0610a306132bb6cc0d70c8a42d90b4e2

6cbc8e584d0fcae04cb2f126abe82379

4ef329371d99428e2d2f03c4804193b6

最後介紹的是中繼 Hub ,它等於是 PC 連接到頭盔的中繼站,有 HTC 商標以及端子外圍有橘色點綴的是輸出端,與頭盔標示橘色的線材連接,分別包括 HDMI 、 USB 3.0 以及電訊號;輸入端則包括電源、 USB 3.0 、 HDMI 與 DisplayPort ,雖然規格上採用 USB 3.0 輸入,不過實際使用 USB 2.0 端子連接也可以,而變壓器雖外型與空間感測器相同,但端子設計不同,不用擔心誤插。

5a778aaa295802a0803647cf7718f35d

整套的 Vive 包裝內包括上面這些東西:包括頭盔,兩個控制器,兩個空間感測器,一個中繼 HUB ,兩個 USB 變壓器,兩個空間感測器用的變壓器,一個中繼 HUB 用的變壓器,兩個空間感測器底座(與攻牙螺絲),兩條 microUSB 線(控制器充電用),一條 USB 3.0 連接線(電腦端到中繼 HUB 用),一條 HDMI 線(電腦端到中繼 Hub 用),空間感測器用對接線(可不使用),中繼 HUB 用的可重複使用膠貼,擦拭布。

總之一套 Vive 需要占用三個插座,另外使用空間也需要盡可能淨空,空間感測器可兩個都架在高處,也可一高一低,根據曾經架設過的廠商朋友的說法,一般有電腦使用經驗的玩家朋友應該可在半小時左右完成設置,線材連接與軟體設定並不難,不過多數的時間會花在兩個空間感測器的擺位。

你或許會喜歡

小片幅的先驅、微觀世界的王者,看 Olympus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光學王國

網路限定!首年299上網吃到飽即將停止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