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藍牙聯盟舉辦的這場活動應該是去年底的內容,不過當初的 Speaker 據說因病住院一直到今年這時間才改由這位藍牙 SIG 開發者計畫總監 Steve Hegenderfer 為台灣媒體講解;藍牙聯盟在 2016 的主要方針集中在以藍牙低功耗為首的物聯網布局,主要有三大方向,包括使藍牙低功耗的傳輸距離強化四倍、傳統藍芽傳輸提升到 2Mbit/s ,以及支援物聯網產業期待已久的藍牙 Mesh (網狀網路)。
其中延伸藍牙低功耗以及支援藍牙 Mesh 對於物聯網都是相當重大的布局,使距離延伸的優點在於對自動化、工業控制、智慧家庭等應用的因為距離延伸變得更實用,至於支援 Mesh 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藍牙設備與終端不再僅有點對點以及延伸模式,而是使各藍牙裝置之間可彼此相連,同時也可藉此網路模式延伸藍牙管理的距離。
而提升 100% 的傳輸速度,不僅只是增加頻寬,同時使藍牙也能用於重視延遲的應用,例如醫療設備等領域,可藉由今年藍牙新標準的頒布得以使資訊傳輸以及管理更及時。
除了物聯網以及用於連接裝置等應用外,藍牙技術也在近年有更多的的應用,尤其是 Beacon 技術正在改變定位與服務,藉由 Beacon 技術取代條碼,使用者可輕鬆的獲取相關資訊,且同時也能藉由藍牙技術進行室內的定位服務,能用於百貨或是車站的室內導航,百貨商品業者的找尋櫃位等應用;另外就是透過距離的拓展以及即將導入的 Mesh ,藍牙也預期可為自動化解決方案帶來更多的變化以及彈性。
在上述的新發展目標之外,藍牙聯盟也在三月公布了一項新的技術 TDS ( Transport Discovery Service ),這項技術中文稱為傳輸發現技術,透過藍芽搜尋與啟動範圍內的可用無線鏈路,藉此偵測附近無線裝置與服務,並且使使用者可以關閉裝置中功耗較高的技術,並於需要時再開啟,藍牙聯盟希望藉此技術能夠在物聯網的環境中使能源管理更好。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