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接下來即將展開的GCPNEXT 2016活動內容,Google稍早透過簡短介紹回顧目前在雲端平台發展方向,同時也預覽部分活動預計著重內容,例如巨量數據分析應用,以及基於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系統,此外也強調本身雲端服務發展都將基於開放、安全等考量,同時也十分重視環保綠能議題,與多數科技廠商一樣均以導入100%可重複利用的乾淨能源為目標。
根據Google稍早說明,從過往最早期以資料儲存為重的雲端發展模式,開始進入採用虛擬化資料管理技術階段,現有雲端平台發展技術已經開始著眼全球化規模、低延遲、高正確率等的趨勢走向。同時,如同亞馬遜、微軟等廠商陸續投入全球在地化雲端服務整合,Google稍早也宣布在美國俄勒岡州、日本東京設置雲端平台拓展營運中心,希望藉此就近與在地企業廠商、新創團隊有更深度媒合。
強調開放、安全且環保的雲端平台服務
不同於一般數據中心主要以資料存放為重心,Google所設置的雲端平台拓展營運中心更偏重與合作夥伴實際需求,提供完整且具彈性的服務結合效果,類似過去藉由本身資料中心、雲端服務提供Google for Work等解決方案,配合在地化資料中心等資源,Google將能以低延遲連結反應速率、高度客製化彈性,以及確保資料安全等特性,讓合作夥伴能直接使用Google提供服務,或是與本身自建雲、內部系統整合,而無須自行花費過多成本建立雲端平台系統。
根據Google表示,旗下雲端服務平台均以開放架構設計,並且提供各類API內容讓合作夥伴可自由串接旗下建構在Linux、Windows或其他作業系統的應用服務,同時在環保議題部分也強調持續降低整體耗電與排碳量比例之餘,更積極導入各項綠能與可回收利用的乾淨能源,目前累積佈建比例已經達35%,未來將以100%目標發展。
此外,在數據保護部分也強調不會因為採取開放架構而忽略此部份重要性,同時也說明對於政府監控或資料索取情況,Google將會嚴格把關每一項資料存取請求。
彈性對應不同使用需求
就Google提出雲端服務平台解決方案,主要鎖定資料分析,以及低成本、低延遲的資料存放需求,另外也能滿足創新服務透過虛擬化等方式進行測試,或是期望藉由雲端平台作為主要發展服務模式等。同時,不僅是發展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企業透過雲端連接全新服務發展機會,許多新創團隊也藉助雲端服務資源彌補本身營運成本較為精簡的侷限性,並且透過雲端平台連接更多市場族群。
目前包含勞埃德銀行集團、Spotify、HTC、Quizlet等均採用Google雲端服務平台,藉此提供反應效率更高、資料保存正確性更高的服務使用效果,而針對蘋果近期也將iCloud部分服務導入Google雲端服務平台,Google雖然並未評論蘋果此舉用意所在,但認為蘋果所作決定必然有其原因。
其他諸如Netflix服務資料有部分也是選擇存放在Google雲端服務平台,但有部分則選擇使用亞馬遜AWS服務,因此主要還是以本身使用需求與服務內容性質選擇不同雲端平台。
存放資料之外,如何使用資料才是重點
而除了建構完整的雲端服務平台解決方案,Google更配合先前提出以Kubernetes開放源碼框架為主的Container Engine雲端容器服務,除了方便管理放至於雲端平台的應用服務內容、增加安全性與擴充彈性之外,對應雲端服務平台計費也能有更明確地計算原則。
除此之外,針對數據資料分析、運用也將是雲端服務平台背後重要議題,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持續被關注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議題,Google也在去年宣布推出TensorFlow框架,讓合作夥伴能以開放架構形式持續累積各類機器學習數據,同時可藉由開放架構設計彼此銜接使用 (但不同廠商亦可依據本身需求選擇不對外開放),對於未來諸如影像識別、電腦視覺、自動駕駛等都將成為明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