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講座30】人生下半場,每個人都要知道的理財、健康、樂活懶人包

by readmoo
2015.03.16 07:08PM
是【犢講座30】人生下半場,每個人都要知道的理財、健康、樂活懶人包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犢講座30:樂活人生懶人包

主持/陳蕙慧;文/芒果青

退休,是大部分在職場上的工作者,總有一天會面臨到的生涯課題。人愈來愈長壽,面對轉眼到來的退休生活,應該做好那些準備?如何掌握樂活三原則,及早打造黃金人生下半場?西洋情人節夜晚的台北國際書展上,【犢講座30:樂活人生懶人包──三大叔樂活退休術】由資深出版人陳蕙慧主持,特別邀請到三位大叔,田臨斌、施昇輝和王建宇分享他們如何規劃健康和財富,並找到自我實踐的職志,過出美好又充實的人生……

曾任職石油公司的高層,45 歲毅然決然離開職場的樂活奇人老黑田臨斌,和妻子 Olivia 坐郵輪環遊世界 105 天,出版了《懶人大旅行》的旅行札記。從事金融業的投資異人施昇輝,早在 30 幾歲就把老闆給 fire 掉,透過證券和股票的專業本領,一步步理出自己的退休生活。幽默的家醫科王建宇則是專欄和廣播電視常客,不斷從與患者的互動中找到使命感,樂在其中而絲毫沒有退休念頭。看似沒有交集的三個人,卻因奉行簡單又富足的生活理念,一起出版了《三大叔樂活退休術》。

因「快樂過生活」的理念結緣

「始作俑者是我旁邊這位施昇輝先生,」老黑笑說,他表示兩人原先不認識,但都喜歡看電影,也都在同家出版社出書,「有一天他就跑來跟我講說,老黑呀,現在這個社會上快要或已經退休的人那麼多,其實要退休生活過好不出三個因素,第一個是錢,第二個是健康,第三個則是生活。你有退休的經驗,我懂得理財,我們兩個再去找第三個懂得健康養生的人,三個臭皮匠湊在一起,我們何不來出這樣的一本書呢?」

就這樣,三個背景、經歷和才能完全不一樣的人,在原先不認識的情況下決定出書合作。對此,老黑認為都是因為三個人「對於『生活』這件事情的概念是完全相通的,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金錢、足夠的健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過一個很樂活的人生。」不管是七、八十歲已經退休也好,或是三、四十歲準備退休的人,只要在錢和健康的雙重支持上就能過出一個很樂活的人生。

退休的時間在個人,先從省視自己的財富開始

當施昇輝被主持人問到為何老是行程滿檔,讓人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否已退休,他笑著回應:「其實我比老黑更早(退休),30 多歲就離開職場了,但是不能算退休,因為我沒有退休金。」原以為離開職場後不用再開會和寫報告應該會清閒下來,沒想到生活比以前更忙,因為要做的事變得更多。

理財達人施昇輝

對於退休的時間點,施昇輝表示,「我不認為大家應該要去規劃幾歲該退休,而應該檢視自己要在符合什麼條件之下,才有資格來談這件事,」他解釋,由於退休後沒有固定收入,原則上就不應有固定支出,因此,有一間自己的房子很重要。第二,要有足夠的保險,再來,就要有足夠的錢供自己在未來使用。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說買不起房子,但我跟各位分享,請大家先買房子,再買汽車。如果把買車的錢省下來,其實已經可以付房子的頭期款。90% 的人大概一輩子只能買一棟房子,又何必管它能不能會增值?買沒有停車位、電梯、捷運或市區的位置,也更有機會買到房子。」

保險的部分,施昇輝以自己為例指出,他各種類的保險都有買,但保費都很少,以減少長期在保費上累積的支出,因為沒有人希望在保險上賺到大錢,大家都希望浪費保費,自己是健健康康的,不需要保險公司理賠。

對於每個人應該準備多少退休金,施昇輝建議最好有「未來每年生活費的 22 倍」的財力,也需要另外準備一筆預備金,至少應準備兩年的生活費,未來生活或投資上遇到重大事件就可以拿出來使用。假設夫妻兩人每年預計的基本生活費是 50 萬,那麼退休前至少要有 1,100 萬的退休金,當中的 1,000 萬支付生活基本開支和投資理財,剩下的 100 萬就當作急難時的預備金。

關於投資工具,施昇輝也建議一般人剛開始接觸理財,可以先從股票開始學習,且不要貪多,可以先把每年的投資報酬率目標設為 5%。「請大家一定要訂理財目標,如果不訂目標,整天只想賺愈多愈好,你永遠在投資理財上就會非常躁進。」

此外,施昇輝也提醒退休後的理財概念:「人生下半場最不應該花的時間就是理財。錢夠用就好,而且是要輕鬆賺、聰明花,」他建議的投資策略是「選市不選股」,只看指數的方式來進行投資。

他解釋,相較於個股,大盤不會輕易被操控,對於沒時間看盤也不知道股票的民眾,可購買像台灣五十這類擁有臺灣上市股票市值最大前五十家公司的基金,相較穩定也不會大起大跌。如此一來,也就不會為了選股看走勢,搞到自己焦頭爛額。

健康沒有捷徑 得一步一腳印

更重要的是,每天看著財報和指數,心情跟著上下起伏對血壓的波動影響非常大,王建宇說:「人生下半場一定跟醫生有些交情,只是看是每個月或每個禮拜見一次面。」

人氣醫師王建宇

他指出,退休就像人生的過渡期,或人們邁入中年之後會遇到的更年期一樣,需在這當中做好調適,掌握健康。年齡上的不同的階段,就要理解不同的健康狀況和規劃,概念上其實跟理財是一致的。也因此,他也特別提醒讀者,到了不同年紀,都要善用各種資源做健康檢查;當一個人愈了解自己的疾病,愈懂得如何在身體出狀況時將問題和狀況和醫生與溝通、配合,人生下半場的健康資產也會更豐厚。

舉例來說,政府提供 40 到 65 歲民眾,三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65 歲以上則增為每年一次,另外有些公司會上班族健康檢查,民眾千萬不要浪費可以檢視自己身體健康的機會。

「人生真的不是只有退休的時候才開始做你想做的事,反過來才說,也不能等到退休的時候才開始關心你的健康。」

當讀者問到維護身體健康的方法,王建宇也笑著表示「健康其實很簡單,不要做壞事就好了。」在還沒生病時,想辦法讓自己更健康和注意飲食,在年輕時不要熬夜破壞自己的健康、揮霍本錢。記得運動,有病就好好看醫生吃藥,不要把問題撐到很嚴重才看醫生。「健康就跟念書一樣,一步一腳印。」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就看能不能每天都做到這些「老生常談」。

退休不只健康金錢,還要懂得找到職志過生活

雖然書名裡叫退休術,但老黑卻認為退休這個說法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他認為,這本書真的想要傳遞的是,無論退休與否,人應該儘早開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或者是真正想過的生活,因此也產生了人生下半場這樣一個新的名稱。

樂活家田臨斌(老黑)

「上半場你做的是老闆要你做的工作,下半場是你做你自己要做的工作。」老黑提醒,一旦進入人生的下半場之後,就不要把時間花在號子或醫院裡,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就把金錢和健康的基礎打好。

「你的時間應該用在真正想做的事,也就是所謂的職志,去做每一件你會做的事、你喜歡的事和你做了覺得有意義的事。也不用去考慮自己會不賺錢,而要思考今天的我有沒有比昨天更進步。」如此一來,找到人生職志,所謂過樂活生活的一個大原則,也是讓自己的生活有充實豐富的具體做法。

面對人們習慣把職志想得太高遠,老黑認為不需要去看別人會做什麼,只要找你會做的事。無論是種花種菜爬山烹飪,不過做什麼都好。「職志裡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創造,另一個則是分享,不用想那麼多,就一頭栽進去就對了。」

施昇輝更進一步呼應老黑,說到自己的職志就是理財、電影和旅行:「我現在最大的樂趣,是分享我的喜悅和經驗。」王建宇則分享他長年蒐藏無敵鐵金剛玩具,竟意外和無敵鐵金剛的作者永井豪大師合作展覽,下一步更想把導覽的內容寫作成書。「事物本身是冰冷的,它的生命就在追求的當中。」蒐藏的過程可帶給蒐藏者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就像蒐藏皮包或鞋子一樣,這份心情是感同身受的。

除了「退休」,老黑也再次解釋書名裡「樂活」的由來。為什麼不叫「榮華退休」術,或「長命百歲」退休術,而是以樂活做名稱,就是要提醒讀者要達到自己感到適合的狀態才能退休。

對老黑來說,退休的時機就是「要把生活給過好,在不缺錢,身體有足夠的健康的情況之下,能夠把你活在這世上的每一天,活到最好的一種階段,那就必須找到你的人生職志,然後每一天去做它。」而且有錢、健康和快樂三件事相互影響,鼓勵讀者一起努力維持和經營,成為人生下半場的樂活生活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