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

by 陳寗
2015.03.07 06:31PM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首圖

我寫了不少教學專欄、評論文章,但如果要說我最專業的科技相關項目,那麼我想應該就是電子書了,畢竟這可是我花了兩年才拿到的學位啊!不過真要說為什麼我這麼在意數位出版、電子書,其實理由也很簡單:我希望可以不要用紙。從小我就覺得一直在紙上寫字是很浪費的事,寫了一堆廢話抄了一堆課文,結果通通都要靠砍樹來完成,這不是浪費是什麼呢?

後來堅定我決心的臨門一腳,是我家書櫃長出了白蟻!我幾乎八成以上的書全部都只剩下書皮留在書櫃上,你能想像從書櫃抽出一本精裝哈利波特,結果卻只剩下精裝書皮而沒有內頁的恐怖嗎!於是我就決定,我要大力推廣電子書

註:這個專欄將會包含電子書載具介紹評測、電子書製作、排版設計、電子書技術趨勢等等,對電子書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囉!

--

電子書有什麼好看?請幫「陳寗說科技」粉絲團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圖

這裏就不討論到底電子書或紙本書的爭論了,畢竟這種東西就是各有所好,有人就是要把綠格子布看成綠豆糕,我就是因為喜歡電子書才要寫這個專欄,那你硬要跟我說「紙本不能亡」那有什麼意思呢?所以我就不爭論這個議題囉~

那麼電子書目前來說有什麼樣的形式呢?這裏我不談格式、不談技術,先從「硬體」方面出發來探討電子書載具的特性與選擇方式,因為如果沒有硬體的話,那麼講再多的電子書技術也是枉然,就像一本書也沒買卻在那邊談論排版技術一樣,都是空談。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2圖

這次要比較的兩種電子書:平板電腦(iPad)與電子紙(Kindle)在螢幕顯示的技術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是與電腦、電視相同技術的彩色液晶螢幕;後者則採用 iPad 推出前一度被認為是螢幕技術革命者的可憐傢伙電子紙。兩者在操作、顯示上有很大的差異,以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來說也有很不一樣的定位,因此在選購電子書前先決定好要買哪一種類、再進一步的選擇想要的品牌產品(iOS 或 Android、Kindle 或他牌)會是最好的做法。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3圖

電子書載具(我後面就寫「電子書」,五個字太長了)要怎麼選?最先要定義的事情就是「你要用來看什麼」:是看小說?看雜誌?看漫畫?或是看論文?

由於不同的出版品有不同的排版風格、尺寸與閱讀習慣,例如漫畫除了港漫美漫之外都很小本、小說只需要翻頁不需要快速來回對照閱讀等等,因此以目前的技術來說,電子紙與平板電腦無論在尺寸、或是顯示互動方式上的不同就會造成閱讀體驗的差異,能不能讓你愉悅地讀完整本書,選對電子書是最大的關鍵。

--

選電子書第一步:決定你要讀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尺寸

先撇開操作互動這點不談,我們先就尺寸這點來討論一下。先前有位朋友跟我說,她想買 iPad 來閱讀論文,但一直有人狂推她買 Kindle 來用,想問問我的專業意見。關於這個問題我只問一句:你知道 Kindle 多大台嗎?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4圖

現在亞馬遜上販賣的全系列 Kindle 都搭載六寸螢幕。六寸有多大?用手機來想好像很大,但實際上握在手上也只不過就是巴掌大的小玩意,看看下圖我拿著 iPhone 6 Plus 的樣子: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5圖

有沒有突然覺得 Kindle 真的超小!事實上,在 Kindle DX 這台超大電子紙停產之後,現在市面上的電子紙產品大多只搭載六寸以下的螢幕,除了現在很夯的慈濟平板(其實是一台搭載電子紙的靜思語,不太算是平板)有到九寸之外,幾乎所有電子紙產品都只六寸的小螢幕可用。那麼問題就來了:

你用六寸的螢幕怎麼看論文?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6圖

目前還沒有聽說過哪家論文是依照電子紙載具的尺寸來編排的,絕大多數都是直接丟 A4 PDF 給你用電腦自己看,而 A4 用 iPad 的 9.7 吋螢幕來看都有可能嫌小,更何況螢幕更小的六寸電子紙?上圖右邊是 Kindle Voyage、左邊則是 iPad Air,可以看到這本原文書(個體經濟學!)電子版在 iPad 上的字體大約還能維持在跟紙本差不多的大小,但 Kindle 的六吋螢幕 ... 這個字比一塊錢的中華民國字樣還小哪!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7圖

由於尺寸太小,因此以目前全系列的 Kindle 或是他牌電子紙來說,只要你的目的是用來看 A4 或更大紙張標準編排、或是以 iPad 等平板電腦為標準編排的出版物,那麼這些電子紙載具都是太小不適用的!

由於 Kindle DX 這台巨無霸電子紙已經停產,因此要達到 iPad 尺寸或更大的電子紙只有「慈濟平板」(真的不是要幫他打廣告啊...)以及 Sony 那台天價 A4 電子紙可以選擇,不過前者 ... 恩 ... 你自己決定、後者則是價格過高,因此除非你好有錢,否則都不是一般人會購買的產品。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8圖

上圖:雖說日本漫畫都很小本,但實際上 Kindle 比漫畫更小!因此網路上嘿嘿嘿獲得的掃描版漫畫常會有字太小看不清的問題

至於漫畫,這類則可說是出版品中的特例。因為雖然漫畫有強烈的排版需求(單頁分格、跨頁分格),但卻會因為國家或類型不同而有不同的出版尺寸。例如香港、美國等地的漫畫都是 A4 大開本,日本、台灣等地的漫畫卻是 16 開小開本,但到了同人誌 ... 就又回復成 A4 開本。因此很難說漫畫應該選擇什麼尺寸的載具比較好,就只能依照你常看的漫畫類型來選擇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在台灣很難買到電子數位版漫畫,但實際上日本卻早已習慣訂閱數位漫畫了。因此日本本地有提供手機小螢幕看的單格漫畫、使用 Kindle 也能看的大字版漫畫等等,可惜都是日文版,因此一般台灣人就 ... 不太適用啦~

--

互動、色彩、排版:再次定義你要閱讀的內容,決定你該買的載具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9圖

我們要怎麼依照自己的閱讀習慣購買載具?其實很簡單:你閱讀的東西重視排版嘛?是否彩色的看起來會比較開心?

現在所有的出版品以排版形式我將它們分為兩種:注重排版的圖文並茂書籍以及怎麼排都可以閱讀的純文字書籍。前者包含雜誌、攝影書、食譜、課本、教學書籍等等;後者則包含小說、勵志書等即使有圖片、也是不排版也沒差的純文字書籍。

上圖左邊是 iPad 上的 GQ 雜誌,重視排版、色彩搭配、圖文並茂、重視互動功能且還有一些觸控互動功能,正是應該選用 iPad 等平板電腦閱讀的最佳典範。上圖右邊則是一本小說,雖然出版社通常還是會有各自的排版風格,但實際上卻是就算任意調整字體大小也沒有關係的純文字內容,這類出版物就很適合用黑白、翻頁互動緩慢、尺寸迷你的電子紙載具閱讀。

這樣大家有弄清楚了嗎?

如果你常閱讀的是重視排版、色彩、圖文並茂的書籍,你該選的就是 iPad 等平板電腦且螢幕尺寸不能太小;假如你常閱讀的是各類小說、勵志書籍等純文字出版品,那麼黑白、尺寸迷你、互動緩慢的電子紙載具就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這樣說起來,好像還是不夠明確對吧?例如為什麼互動就應該用平板、為什麼電子紙看起來功能尺寸都很爛還要選他?這些問題就牽涉到兩者的特性,說來簡單,因此我就在下面分成兩段說明讓大家參考。

--

上課、筆記、互動功能首選:平板電腦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0圖

iPad 等平板電腦從推出發展到今天,不管是顯示能力、運算效能都比一般入門小筆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用來顯示各種課本、講義 PDF 等內容,甚至是專為 iPad 所設計的互動式電子課本等都能有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在顯示上也能透過流暢的放大、縮小、拖移等方式讓使用者能用更大的尺寸來閱讀過去那小不拉嘰的課本、論文,就像上圖這樣。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1圖

且透過各種實用的筆記 App,更能讓使用者直接在上面做筆記並自動同步到網路上分享、備份,比起過去上課要帶著厚厚課本(要是早上跟下午都要用原文書就崩潰啦!)且筆記容易搞丟等問題,使用平板電腦作為上課筆記閱讀工具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考量,再加上能隨時上網查詢資料、更新教材等功能,也讓平板電腦成為「電子書包」的首選。(這就牽涉到資訊教育領域了,我的另一個專業!以後再談~)

另外,現在的電子版雜誌(例如 GQ、Vogue、Elle 等)都有提供不同於紙本的互動功能,例如點選圖片自動看更多相關照片、播放採訪花絮、播放音樂試聽等等,都能賦予雜誌有別於傳統紙本的閱讀體驗,而這些都必須依賴互動性強的平板電腦才能達到,是電子紙載具仍然無法企及的境界。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2圖

上圖:要是我讀書的時候能把這圖放那麼大就好了,有沒有原文書都要印得字小圖也小的八卦?

--

長時間舒適閱讀的唯一選擇:電子紙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3圖

從上面看到現在,你一定覺得好奇怪,為什麼電子紙看起來啥都幹不了卻還一直存在市場上?

這是因為電子紙有一個液晶螢幕拍馬也趕不上的優勢:不需要背光讓閱讀更為舒適且超級省電。電子紙採用與液晶螢幕完全不同的成像原理,因此並不需要像液晶螢幕那樣有背光才能看到。電子紙就跟紙張一樣,依賴外來光線讓使用者看到螢幕上顯示的圖形與文字,且閱讀上的視覺質感也與紙張非常類似,因此能帶給使用者「好像在看紙」的閱讀體驗。

此外,電子紙只有在「改變畫面顯示內容」的那一瞬間才會耗電,其他時候顯示文字都是不需要耗電的!因此如果一天看個一小時,一台 Kindle 至少可以用個一個月以上才需要再次充電,比起一天差不多就要充一次的 iPad 來說,電子紙簡直就是省電神器來著。

註:電子紙不用背光也能看,但如果環境太暗還是一樣看不到字(就跟太暗你不能看紙本書一樣),因此現在新版的 Kindle 就有背光設計,讓你暗暗的也能看書。另外, Kindle 除了電子紙之外其實還有液晶平板「Kindle Fire」,只是我從沒看過有人用就是了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4圖

上圖:你看得出來這是拍紙張還是 Kindle 嗎?電子紙的質感如果不要認真辨識,其實跟紙張是非常非常接近的

是[數位印刷術] 電子書載具怎麼選?進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閱讀的第一步!這篇文章的第15圖

上圖左邊是 iPad、右邊是 Kindle,這樣的比較之下可以看到液晶螢幕不僅顯示上與紙張質感相差甚遠,甚至還有嚴重的反光問題!反觀右邊的 Kindle 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因此如果你可以接受小螢幕、操作緩慢(下面的影片可以參考)、只有黑白或是只看小說等出版品,那麼電子紙載具會是最好的選擇!下面的影片是最新版 Kindle Voyage(最貴的!)的操作影片,大家可以稍微瞭解一下電子紙的操作延遲問題,至於要買哪種 ... 就請你依照自己的需求與喜好來選囉!

下週預告:我跟慈濟商借「慈濟平板」來玩,有借到就介紹它;如果沒借到,就會提前介紹三種版本的 Kindle 選擇方式。之後會再教大家怎麼做電子書,不過那大約要兩三週之後囉~

--

電子書有什麼好看?請幫「陳寗說科技」粉絲團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2 則回應

  • 回文都針對amazon kindle部分:

    漫畫部分其實amazon也知道這塊市場很大,所以其實漫畫部分是要以kindle panel view來實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NtpbyIYN4

    但這其實需要出版社(人工)的輔助。

    但以作者的作法看起來圖片不是滿版,代表轉檔的方式有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95V_X3ALjk

    應該是可以轉成像這樣才比較合用。

    可以參考KCC

    https://github.com/ciromattia/kcc

    電子書的購入成本高,但相對的購書成本是較低的,尤其是如果有特價的時候都可以殺得很低。

    而且電子書硬體壞掉了還是可以購入新的電子書硬體,舊的書一樣可以從雲端下載。

    另一個好處是我在kindle上看書看到一半可以到PC, ipad,再繼續看,這也是實體書辦不到的優勢。

    我是認為有一好沒兩好,電子書跟實體書個都有各的優缺點。

     

    2015-03-09
  • 說到這個,問題還是電子書的售價、保固、使用彈性、資料源的問題

    售價可以買幾本書 ?

     

    保固...

    又分為全機、面板、電池, 當一個產品在地市場的銷售量極低時,

    其維護成本會相對攀升,

    如同早期的LCD螢幕能具備維修技術的技師與可取得料件都是問題,

    假使廠商拒保或超過保固期,那有多少工作室能夠處理?

    其維修價格又是多少....買新品又是多少?

    就像老舊的智慧型手機有維修價值與價格嗎...

    所以保固是個問題,過保後的維修也是問題...早買早享受

    哪怕是壞電池,要花多少代價去購入多年前產量極少的特規電池..

     

    使用彈性......

    平板電腦是能當其他用途,專職的電子書就..

    我能拿電子書去傳教嗎...漫畫小說不只是獨樂樂,也是眾樂樂..

    實體書的毀損與再購入的價格遠低於 3C硬體電子書...

    又是買一本書多少錢?買一片電子書又是多少錢..

    能借人去 傳教 嗎? 你要捨得...還要對方願意承擔損壞風險

    彈性僅限於個人使用為主,這對於傳教士來說不方便啊...

     

    資料源,台灣出版社還是營利取向,但日本部份出版社與異業合作,

    發展出我提供出版品,你的平台銷售與免費試閱,

    而這平台的廣告收入又是如何拆分的營業模式,

    例如 AMEBA 社交網站旗下的 

    読書のお時間ですhttps://dokusho-ojikan.jp/#!free_list

    其營運模式就採用放長線釣大魚...不小心會上癮又黏住..

    啊台灣絕多數的數位板內容來源....不能說出版社沒有提供數位版銷售,只是...比例上

     

    台灣的出版 " 慘 " 業,慣於各玩各的,無法整合也不願被整合,

    其電子書的推廣就相對低,Amazon則是通路商,

    所以他只要取得授權,就能跨界發行出版,製造雙贏局面。

    台灣常自誇科技島,但硬體發展再好,軟體的整合很差...

    ========

    至於數位版的格式真的有得吵,

    當初我寫電腦教學文就思考如何應用現有硬體作最低需求的圖文功能,

    結果導出的一個方式,把WORD轉成A5 JPG、PNG格式,

    不使用PDF這種麻煩的東西還是一些文件檔,圖片檔就是好用的東西

    還能下載作成紙卡板....例如底下範例

    【心得】淺談機殼小常識 ( 第九版:43張圖文 )

    A5 圖稿版可以在各類智慧型手機/平板使用,

    只要字體大小抓得恰當、排版適宜,其通用性很高

    而且能局部擷取你要資料丟在手機,不需要或過時的資訊可以隨時抽換

    不過這只適用於開放授權的著作品,一般商業出版品不可能搞這種毫無防盜的方式

    201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