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從 3D 列印、雲端、行動與社群顛覆設計的概念,並實現生活即設計

2014.05.13 01:53PM
是Autodesk :從 3D 列印、雲端、行動與社群顛覆設計的概念,並實現生活即設計這篇文章的首圖

這幾年再 3D 印表機開始普及且價格下降的情形下,創意設計變得不再是專業人士的特權,也給予許多具有腦中有著一大堆鬼點子的人能夠實現夢想的機會; Autodesk 也在顛覆設計概念的趨勢扮演重要的推手。

Autodesk 亞太區資深業務總監暨台灣區總經理黃志銘先生談到,現在大家都在談如何透過設計改變世界,尤其在預期全球人口還會不斷增長的情形下,透過設計解決生態環境、解決能源問題、解決教育問題以及解決城市化問題都是大家正在探討的。而透過設計影領變革,進而從想法到實現設計,則是 Autodesk 所能給予創意發想者最大的價值。

d5252cf7acc1e103d6cf8d7956f67d24

c268f1b96840c3c4f2363149455ae25d

黃總經理舉了兩個例子,像是兩位哈佛大三的女學生想要解決非洲的能源與教育問題,就想到可以透過吸引小朋友的方式進行發電,最終就設計了一顆售價 99 美金的足球,這顆足球只要持續踢個半個小時,晚上插上燈座,就可化身為能提供 3 小時照明的檯燈。

187d3d41bd74746a924603426a24173b

cdc1ef6e093c41329d56cd61b295aadf

另外為了解決開發中國家的義肢問題,有設計團隊將複雜的義肢結構進行簡化,利用僅 9 個簡單的零件做出成本僅 80 美金的義肢,並以慈善募款的方式,幫助開發中國家肢體缺陷的患者也能透過便宜的義肢獲得新生。而這些設計都不是專業的設計師操刀,而是有創意的發想人透過 Autodesk 的工具進行設計的結果。

c9a73582842e4dd5b6a1b63cd2d64d69

Autodesk 新興市場開發部製作業總監 Martin Steuer 則談到,目前的設計行業正從 3D 列印、雲端、行動與社群四大部分進行革命型的顛覆。 3D 列印的普及得以快速且低成本的製作原型,目前已經可列印包括塑料、金屬與食物等 70 種以上的材料,也讓原型的生產有更多的變化,像是 Nike 甚至還推出幫消費者從腳型最佳化列印專屬運動鞋的服務。

33fea67b13bbc6caf2ac8c42143d09a3

行動設備的普及也改變過去設計需要在電腦前的概念,使用者無論何時何地,都可透過行動設備結合雲端存取資料,並且越來越強大的行動設備也成了創作平台,不受時空的限制,只要有一個好的想法,就可透過行動設備記錄下來甚至進行設計,並且透過行動設備進行交流。

6bb588c22f20191d2fb6745b64acd1fd

166efd2c34b9549b1b3db93ef27e4082

另外從雲儲存到雲運算,也使設計變得更不同,例如 Autodesk 360 不僅只是把設計的資料搬上雲端可隨時存取而已,透過雲運算的方式,設計者得以更有效率的依照所需,透過租賃與使用者付費的方式使用所需的運算資源,現在為了 3D 渲染與物理模擬不再需要添購昂貴的運算中心,也不再因運算效能不足而需要漫長的等待,透過雲可快速的完成工作。

98cbf9ac6a32b12a1990bbd4fb5b332b

bc9aabc0af770c93f27e7bb386cce546

Autodesk 也推出多種基於雲的服務項目,現在使用者只要拿出手中的智慧手機、平板,依照操作指示拍攝照片並上傳到伺服器,就可完成 3D 原型的製作。這些 3D 原型可用來進行 3D 列印、作為 3D 遊戲場景,或像是拍攝廠房後,可搭配模擬軟體進行廠房機具的配置與改建,以雲運算結合手持行動設備,將複雜的 3D 實體建模變成隨手可及。

0bacf28888fcb579463592c1891f9eb4

透過手持設備、雲儲存,再結合社群平台的方式,也是驅使設計型態改變的關鍵,透過結合社群的雲端協作平台,無論身在何處都可與屬於同一個設計團隊的人溝通協調,並且加速設計的過程;例如機構設計師不再需要繁雜的溝通方式就可與外觀設計師協調進行配合機構的修改,而設計委託人也可透過協作平台看到目前的情況是否吻合需求,並即時的溝通。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工具的易用性, Autodesk 近年致力於改善軟體操作的體驗,將設計工具的操作方式簡化,使設計不再專屬於經過長期培訓的專業人員,使設計即生活不再只是口號。像是近期不少的網路集資的產品,也都是透過新一代簡單易用的工具與 3D 列印,幫他們從發想、設計、原型製作到大量生產,圓了這些夢想家的設計夢。

延伸閱讀

原本都不能看第四台的我 直到裝了這個APP...

最煩惱的 Android root 解鎖問題終於靠這個APP解決了...

原來騎電動車也不用載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