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內的高規機,小米手機 3 WCDMA 版動手玩

2014.03.18 05:06PM
是萬元內的高規機,小米手機 3 WCDMA 版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去年下旬發表,等到去年下旬在中國推出 WCDMA 版本的小米手機 3 (以下簡稱米 3 ),最近也終於在台推出了,在發表時打著當時效能最高的米 3 ,也在開賣不久就需要面臨各大一線手機廠的新機推出、舊機落入促銷的混亂戰局,打著萬元內的米 3 到底還有哪些優勢、是否還保有如推出時聲稱的超高價格效能比?跳轉開始介紹

米 3 是去年九月份在中國正式發表的小米科技旗艦機種,當時一口氣發表兩種個別針對不同基頻的版本,分別是針對中國特有的 TD-SCDMA 所發表的 NVIDIA Tegra 4 版本,以及台灣可用的高通 Snapdragon 800 的 WCDMA 版本。

fcccfa362fc9902e2cace9028cabed0e

TD 與 WCDMA 雙版本除了處理器與基頻外,外觀設計與主要元件規格大致相同;不過由於市場策略的關係,直到去年底才正式推出 WCDMA 版本;雖然 WCDMA 版本推出了,但是由於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的不同,需要再經過軟體在地化、 Google 審核、 NCC 審核等,一連到了今年農曆年後才正式在台發表。

7cf51e31e95ab48c89505d0cbf982477

相較於小米手機 2S ,米 3 的設計稍微多了點設計感,採用較為圓滑的造型,且也不再像前一代略為厚重,不過相較於先前可換背蓋、電池的設計,米 3 的電池改為不可更換,背蓋也無法拆卸,就不像先前可搭配多種逗趣的背蓋打造個性化的手機。

af75290af76743dc70e66a1e45030c22

01528e8f90ec69b6ca49395b7570891d

e6476a6cf2ac1a37646b8431865c0b92

造型設計方面,有那麼一點 Nokia Lumia 與 iPod nano 混合的味道, 5 吋 Full HD 的螢幕稍微懸浮在機身表面,而來自 Sony 的 13MP BSI CMOS 相機鏡頭模組則與機身完全融合,不再像過往明顯的凸於機背,設計也更為洗鍊。至於 SIM 卡插槽則位於機頂,使用迴紋針可退出卡槽,不過較為可惜的是與小米手機 2S 一樣,並不提供額外的記憶卡擴充。

ff03f5f8e77a0506077f7b7c878dbedb

70c93298cb4621a6ad080b3d192109a0 8ff5e4ce4b8eb0e9b145487e7226b610

c96edea7fd7b83f9fd4fae5b3b1fecb8

7185119a692a3856c398e2e38c84a013

58cf08e54ebc522c6e0c9f580b5f863b f0cdb0538c50ef6cecdc050ccc17a64f

84819eb5eb4c75281db32c0a1ae94ce6 0e9496996d6a4f62c2130d93614f4a7b

主規格方面,米 3 使用的處理器為 Snapdragon 800 系列 2.3GHz 四核心的 MSM8974AB...原本應該是這樣,不過最終使用的是同樣隸屬 Snapdragon 800 系列的 MSM 8274AB ,至於兩款處理器的差異,其實就是是否支援 LTE 技術,至於差了 LTE 到底重不重要因人而異,畢竟扣除 LTE ,兩款處理器基本規格與效能是相同的。

米 3 也搭載了 2GB 的 LPDDR3 還有 16GB 的 eMMC 4.5 內建儲存空間,不過當初在發表會公布的 64GB 版本則暫時還未有引進的時程,由於儲存空間無法擴充,對於需要放置大量多媒體檔案的玩家會是比較麻煩的。另外電池容量為 3,000mAh ,算是目前旗艦手機相當主流的規格配置。

a8b47da8c95ee95d9b17ee636f934143

米 3 的 5 吋 Full HD 螢幕的來源有兩個供應商,分別是日本的夏普與韓國 LG ,至於會拿到哪一家的螢幕是較難判斷的,不過基本上都是搭配高感度觸控管理 IC ,特別強化手指操作的反應速度,並可在螢幕有些許潮濕時維持正常的操作。

a4ff220a109aa1b8208f7475bf38c365

相機如前所述,是採用 Sony 所提供的 IMX 135 13MP BSI CMOS 搭配 28mm f2.8 光學鏡組並搭配由飛利浦提供的閃燈模組,台灣推出的版本已經經過多次消費者對於色彩的反饋進行調教,相比剛推出時的發色與對比有顯著的改善;拍照介面沒有複雜的操作模式,不過對焦速度與連續拍攝能力相當迅速。

325456a85058ca2ac90d13a7a9e236c4

5767eb84c18cb4856cc4c71507b629e3

08faf51baba4ba9f2ad9ac5d73e068e3

3034badf2bf169b8dfe9fbec193d66bb

5ee22b1d00e521f0289d3544899ca3b6

ed89680eaf517a9b1c86aa90ad067dd1

7cd2cade29cf4dc67b4815198ebc9713

相機功能當中,最有趣的還是美肌模式,此模式會以偵測到的人臉進行判讀包括年齡與性別,並輔以合適的美肌潤飾;試用過後,雖然修飾的效果筆者覺得不惡,不過不太建議讓正在被拍攝的女性友人知道它上面顯示的年齡,因為它的判讀方式會受到光線影響,只要從明亮到昏暗處,年齡就可能瞬間從 20 幾歲爆增到 40 幾歲...

ec9f72c5c010bc8d56212904d1018a6f 7874b2e092f079df3c795cf85a8d9a5a

57c12758566f3d8aca675dc92b91eaf8 6147b487dfd93bb9dfcb80e8c55a4762

d5a0fbc792f4aaf6d235f96c678ac352 b7b3e1dbd69576562bbb7f320260feae

2cf9017d3ff060c926a937d38d7f8527 76e97511c4f814864be4c8536e00fa04

e96a12198adaa274b6125311c20545e5 065d12c71f1b83a6afe31007559be1f3

至於 UI 方面筆者個人是覺得也不太需要過多的介紹,米 3 所搭載的仍是小米的 MIUI V5 ,處了少數因為硬體規格落差的特殊機能如相機等外,與小米手機 2S 、紅米手機是大同小異的, UI 的順暢度調校也一向是小米的特色,整體操作是相當流暢的。

e98b83a58804622b50b025bb2db40c83

比起瘋狂熱賣的紅米,米 3 也同樣不差,不過在近期中階手機的使用體驗不斷提升、旗艦機下殺的速度太快的狀況下,與米 3 相近的價位競爭相當激烈,雖然米 3 的硬體規格極高,但如果不是那麼重視硬體規格的玩家,好像也不一定非米 3 不可。

但反觀紅米為何能竄紅?因為與紅米相近的價格帶的產品一直都沒有被好好的滿足,相近的價格不是買不到智慧手機,但許多廠商在此價格的機種就連基本的流暢都辦不到,或是硬體規格停留在第一代 Android 手機等級,也無怪乎除了 ROM 比較小、但仍維持主流機種規格的紅米會如此的火熱。

整體來說,米 3 的使用體驗仍是在水準之上,包括系統調校、順暢度還有官方系統的後續維護等,比起相近價位的手機表現都是較優秀的。不過可惜的是就跟一開始敘述一樣的,米 3 來的時間點之尷尬,比起當初小米 2s 在台推出有過之而不及。

5c580b40983a6d5f3ff3d82eb37336a7

筆者會這麼說是因為米 3 並未於一般通路販售,價格較為固定,而去年推出首波採用 Snapdragon 800 的一線廠旗艦機種通路實售價格已經開始下降,接下來三月底、四月初又會碰上幾家廠商搭載 Snapdragon 801 處理器的新機推出,既有旗艦機種價格應該還會有波動,恐怕幾款機種的實售價格也會更貼近米 3 。

而各大一線廠的旗艦機與二、三線廠的機種相較下,除了品牌優勢之外還有包括強烈的產品差異化,例如特規的相機、獨特的機身材質、特殊的操作設計,對比之下米 3 扣除掉 MIUI 就少了點設計或是特殊功能的差異化。

對於偏好 MIUI 的使用者,米 3 確實是仗著更好的硬體規格能夠獲得更佳的使用體驗,對於米 3 ,不斷由消費者反饋強化且持續進行更新的 MIUI 就是它最大的特色,這也是其它每年推出多款手機的手機廠只能挑選重點機型維護的情況下難以望其項背的。只是小米接下來的在這個中價高規機種開始盛行的情況,恐怕需要再產品提供除 MIUI 外更多的特色。